一点儿也没被家庭和孩子拖累。
时暄妍向皇后娘娘汇报了这些工作之后,心中其实也还是羡慕自己的妹妹时晗雪嫁了这样一个好丈夫的。
她心中不禁想着,若是自己能嫁季兴邦这般的丈夫那就好了,那样自己便不用放弃事业,还能顾及家庭。
可是随便想一想之后便将这个不切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脑海,因为季兴邦这般肯为妻子着想、为妻子事业多带一点孩子的男子实在是万里挑一,不容易找。
本来他还想着季家是否是家学渊源,可是悄悄打听了季兴邦在国子监做官的大堂兄季兴杰之后就知道不是的。
就连季兴杰也与其他男子没有什么区别,家中的一切事情和孩子都是妻子李思微在管的,他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时暄妍不愿意把自己的婚姻和前途未来放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上。
皇后娘娘闻言之后感叹了一声时晗雪有福气,心中对季兴邦的好感又提升了一层,觉得他这样的人能做一个好丈夫,自然也能做一个好官。
只是这样的情况对其他男子其实没有什么影响的。没有男子关心季兴邦和时晗雪夫妻之间如何相处。
时光匆匆,转眼两年过去了,又到了新的会试、殿试科举考试,女官考试的大年,也到了翰林院庶吉士散馆考试的日子,李思齐和闵宏达能否留在翰林院就看这一次考试了。
作者有话说:
第117章 外放离京
首先迎来的是李思齐和闵宏达在翰林院的散馆考试。
一般情况下, 翰林院都是先让庶吉士考完了散馆考试之后,把该留下来的新人定好了,该放出去的人外放了, 才能给新来的人誊好位置。
之后, 新人便可以作为劳动力, 帮着一同准备今年科举的会试、殿试事宜。
虽然主考官是皇上临时定的, 但是一场考试前前后后总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需要很多人跑腿,翰林院新来的人大多就是干这些的。
当然,为了避免一家独大或者是避免翰林院出什么幺蛾子,独揽会试、殿试的大权, 所以国子监、太学和礼部的新人也会派一部分过来一同参加这个国之大典——科举考试的筹备。
当然,国子监和太学因为有很多学生会参加考试,所以他们派来的人很少,需要避嫌。且派来的大部分都是不教书或者与学生牵扯很少的才刚刚分过去的人,还没有什么背景牵扯。
等待新一届的会试、殿试过后, 再举行新的翰林院庶吉士考试。到时候空出来的位置又会被填满, 再过三年又是一个轮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