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后,他们又带着自己的工匠和新农具回到自己的庄子去,日后他们想要教别人怎么做曲辕犁和自动水车都可以。
季兴邦直接把这两样图纸授权给所有人都可以自行制作。
到了这个地步,山北省临汾市见风使舵的官员们已经发现季兴邦不是一个好惹的人。也不像之前所想的一样,是被赶出京城的。
他现在还能与宁王殿下通信,还能得到宁王殿下资助的一千两白银。
而宁王殿下是谁?他可是皇后娘娘的小儿子。
都说“爹娘心疼老儿子,爷奶心疼大孙子。”
宁王殿下作为皇后娘娘最小的儿子,现在年纪还这么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宠的。
季兴邦和宁王殿下关系这么好,即便得罪了一两个权贵,也肯定是能被宁王殿下摆平的。
于是这些见风使舵的人便也和季兴邦相处了起来。
其中也不乏很有眼力的人,看到了季兴邦这个农事官制作出来的曲辕犁和自动水出来之后,自然是惊叹不已,同时也将季兴邦放在了一个很重要很尊敬的位置。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会读书能读书的人有很多,可是真能改进农具或者制作出新农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他们觉得季兴邦真不愧是农家子出身的读书人,除了自己念书考科举之外,还时时刻刻不忘改进农具。
不是他这种有知识又懂生产的人来对农具进行改革,农民们千年如一日使用相同的工具,这样的话生产力永远都不会进步。
他们从曲辕犁和自动水车解放生产力产生的巨大效果当中看出了季兴邦的巨大价值。
因此他们一边让自己名下农庄里的庄头出钱请工匠来这边向季兴邦学习新式农具的制作方法。
一边也向季兴邦要了好些图纸,纷纷寄回自己的老家。
这个年头在外地做官的人,谁没有几个家人,谁没有几个庄子呢?这种好东西谁也不嫌多啊。
就这样,与季兴邦交好的人以星火燎原之势,很快就将新式的农具传到大景朝的各个地方了。
而京郊皇庄的曲辕犁以及自动水车很快便装好了。
宁王也没有埋没了时穆瑾的功劳,直接向皇上和皇后坦白了他资助记兴邦一千两文银研究出两样新式农具,目前已经由工部的时穆瑾在京郊皇庄里装下为由头,请皇上皇后亲自去看。
皇上和皇后作为一国天子和一国之母,他们每年春耕的时候都要亲自下地劝课农桑,因此对农作物和工具还是有着很深刻的认识的,并不是那些“何不食肉糜”的糊涂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