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 但若是这些人不愿意离开京城安逸的环境去其他地方打拼, 她也不会勉强她们, 而是会另行去物色人选。当然那样的话她可能就会对山长的情况不太了解,不太信任,会加大监管力度。
现在既然殷思晴主动愿意去,她不仅省了好些事情,也更加放心了一些,毕竟殷思晴是与她一同在宫中相处过三年的女官,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对她的性格和人品都是很有了解的。
只不过即便这样时晗雪也不会放她一个人独大,而是会再派遣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监督,或者是对跟着殷思晴一同去荆南府女学的人做做工作,让她不时给自己提供一些荆南府灵毓女学的情况,类似于朝廷的监察制度。
于是时晗雪一边写信让殷思晴在京城之中再招收一些懂知识的女子做教谕,避免殷思晴带走的全都是她的女徒弟或者干女儿,全是与她过从甚密、一心只想着她的人。不过明面上的理由自然不是这个,而是让殷思晴多带点儿京城这么的女教谕去,免得到时候女教谕们都是到江南当地去招聘,将殷思晴这个山长架空了。
同时时晗雪也在临汾府招收一些她认识了很久、考察了很久的女子作为教谕,跟着殷思晴一同去江南开办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作为她的眼睛监察各项事务,同时也不让殷思晴招收的京城女教谕人数太多、势力太大,到时候抱团一起欺骗她。
同时她还写信告诉殷思晴,让殷思晴到了江南省荆南府之后一定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当地女子做女教谕,方便开展工作,同时,与京城这边的女教谕、临汾府这边的女教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到时候殷思晴比较好管理整个学校。
时晗雪也对殷思晴说道,她可以遍访江南省一些有名的才女,让她们有空可以到荆南府灵毓女学讲几天的课,作为客座教谕,给她们一些补助等等,尽快打开局面,扩大江南省荆南府灵毓女学的名气。
殷思晴在收到信之后认真做了,她知道灵毓女学是时晗雪的毕生心血,也是她们这么股东们的毕生心血,她也想将荆南府分校办得好,于是采纳了时晗雪的建议,用她的经验在京城招收了一批女教谕。
之后殷思晴带着这些女教谕、女徒弟、干女儿等等一同坐船到了山北省临汾府找时晗雪,一方面是一同带走她在临汾府招收的女教谕们,另一方面也与时晗雪认真面谈一番办学的情况。
二人在临汾府衙住下之后促膝长谈好多天,将灵毓女学到江南省荆南府打开局面的事情想了又想,谈了又谈,还畅想了一下如果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发展得好之后,殷思晴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