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念书。此时自然也不会强迫女儿硬要留在京城。
于是这个年过完之后,季兴邦一家四口便分了两半。
季兴邦带着女儿季昀舒坐船回了西南省的省城。而时晗雪则带着儿子季昀霆留在京城念书。
时晗雪将自己的儿子季昀霆通过大堂兄季兴杰的介绍送进了一所老师和环境都非常好的私塾里面念书。
与他的堂兄季绍楠以及表兄杨志雄成了同学。
孩子们初初分离之后,对对方也不算很想念。
季昀霆为他的新学校、新同学而感到开心。季昀舒也没心没肺的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路玩到西南省。
只有季兴邦和时晗雪这对夫妇两人时常思念对方,书信不断,以慰相思。
可是过了三四个月之后,两个孩子反应过来了,新鲜劲也过去了。
他们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那么久那么久都没有见到父亲/母亲或者哥哥/妹妹了,一时之间想对方的紧,都哭了好几场。
季兴邦和时晗雪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孩子们哭的时候安慰他们一下,然后让他们互相给对方写一写信,邮寄一些表达心意的物品。大家离得这么远,想要做别的也没办法了。
很长时间之后,孩子们才适应了这样的分别,不再时常哭闹。
季兴邦到西南省省城之后继续推行他的教化政策。
季昀霆虽然离开学堂不在这里念书了,但是季昀舒这个聪明的小女孩仍然是学堂里面的一个标杆。
她学习汉族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及西南夷的语言文化知识都非常的快。
她与各族的小朋友们都混得非常熟,同时也挣脱了哥哥的桎梏,成了独一无二的孩子王。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学习西南夷的语言成绩都很不错。
经过一年多近两年的学习之后,季兴邦基本能与好几个民族交流了。于是他不把自己布政使的身份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而是亲自到各个部族去走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的族长商谈。
他这样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能赢得西南夷各族人民的好感。他们都将季兴邦当成自己的朋友、兄弟,与他说了好些心里话。
同时季兴邦也推广那些好用的新式农具。西南夷各族人民在打破了之前的偏见之后,用了新农具立马就“真香”了。对季兴邦也更加的信服了。
又是一年过去了,年底的时候,季兴邦带着自己的女儿季昀舒坐船启程回京,终于可以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了。
只是这次和之前不同,周巡抚和周夫人也带着家中的仆役、家丁收拾了箱笼,浩浩荡荡的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