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黎国皇宫。
太和殿。(上朝的地方)
永康帝萧泽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正在禀报事情的臣子。天气有些闷热,这早朝的一刻工夫下来,萧泽的龙袍之下都闷出了汗。
“启禀皇上,微臣收到消息,灵州境内的水患已经得到缓解。”工部尚书站在朝堂中央,双手紧握着笏板,身子往前拱着。
萧泽身子往后靠了靠,手搭在一旁的扶手上:“哦?那灵州堤坝工程进展得如何了?”
“回皇上,灵州的堤坝一直在进行抢修,前几日停了雨,工匠们连夜加工,将原有堤坝修补好,用以防患下一波灾情,并在原堤坝的后方修建新的大坝,其坚硬程度、高度都将远胜之前。预计明年年初便能完成。”
“年初吗?”萧泽眉头锁了锁:“那倒是能防止明年的水患了,不过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工部尚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萧泽看了看群臣,最后将视线落在右首的太子萧元启身上。
萧元启年仅二十三,从满岁便被封为太子,十六岁开始参政。他见萧泽看向他,便站了出来。
“儿臣认为可以在灵州境内开渠通流。”萧元启站了出来。见他提议,萧泽嘴角微微翘起,开渠通流之事他也是有想过的,不过,他更希望是由太子提出来。
“说说看。”
萧元丰娓娓道来:“儿臣以为,灵州境内气候不齐,往南去常年有水患,而北上至益州一地又极易发生旱灾,若是开渠通流,水患之时便可以将水引走,实行南水北调之计。如此一来,两患皆消。”
“南水北调?”之前在内堂,萧泽问过他,他只说他有对策,却不想连他都着实惊讶了一把。
而堂下的大臣们听着萧元启的话,都恍然大悟一般,看向太子的眼神也多了尊崇与佩服。萧泽满意的看着堂下各人的反应,清清嗓子收敛了自己的情绪:“那此时就交由太子负责了。”
“儿臣遵旨。”萧元启领旨后退到一旁。
“宋成飞。”萧泽正了正神色,出声道。
“臣在。”一人出列,正是工部尚书宋成飞。
“工部需全力配合太子,完成这南水北调之策,以安天下。”
“臣遵旨。”
萧泽满意的点点头,心中大喜:“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将至,朕届时将在观星台大宴群臣。众位爱卿可携带女眷进宫同庆。”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东宫。
太子萧元启正坐于书房中,门外站着两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