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一直放在山村小屋的床下。
我在汉江边的小屋里住了下来。
此地常下大雨,生活倒还是平静。想过去找诸葛亮,但转念一想诸葛瑾的为人,又想起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西蜀之灭,心还是冷了几分,便就此驻足。
大约一年之后的一天夜里,我突然听见离此不远的山路上有嘈杂的人声。我连忙灭了灯,把厨房里的灶火也熄灭了,细心听着路上的动静。有些人走近了小屋,一人道:“主公,就在这里暂歇一刻吧。”
这人声音听上去十分疲惫,仿佛赶了远路似的。
另一人道:“也好,就在这儿休息吧,不知此处是否有人。”
第三人说:“主公,我愿先进去瞧瞧。”
我悄悄拔出长剑,架上短弩,立在门口;果然有人把门推开,不过他立刻就被长剑横住了。他大叫一声:“啊!有人!”
我点起了灯,道:“废话,这两年大雨连绵,屋里没人住早就塌了……你们是谁?”
门外站着零零落落五六个人,身上湿透,一个人还举着个火把。那为首之人下拜道:“在下刘玄德,不知可否借宿一夜?”只见这人态度十分温雅恭谨,可最显眼的倒是脸边那副大耳和超长的双手。
我愣了愣:真是巧啊,连住在这偏野小地也能遇着刘备!扶住额头,我无力地说:“都进来吧,这风都快吹死我了,快点。”几个人迤逦而入,个个都像落水狗一般抖着雨水,只有刘备先是警惕地四周望了一眼,看到了我佩着的长剑和手里的短弩,未发一言,手却悄悄地移动到了剑鞘旁。其余人一看就知道是文官。
只听他身侧一个人不满道:“你这是为何?”
我放下家伙,笑道:“好让你们知道,我是习武之人。”
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说:“先生见笑了,不知可有东西——”
“来一个人,帮我端吃的,”我对他们说,一人应声而出,跟我走入厨房。一刻钟后,这五个人个个手里捧着碗或者盆,吃得不抬头。看着此景,我突然想起了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那句笑话“老刘老刘,吃饭像头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不由微微一笑:还正好是‘老刘’!
只见这位老刘刚好一抬头,笑道:“多谢先生收留。”
我淡淡道:“吃完了就在灶台边睡吧,那里够暖和,不会让你们得病。”
“先生,我知道我这话不好说,只是——”山羊胡子犹豫着,拿出一锭金子:“我家主公年纪不小,身体虚弱,不知可借床榻一用?”
我放声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