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这个梦,不管是在何种境遇下;说起来我还挺感谢他的,尽管他从来不知道原因。我想起了当年在磐河,第二天发现他抱着我时,我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性;就是——他半夜发觉我在发抖,而我在做恶梦。
想起李世民和他的两个门神,又看了看赵云,不由微笑了。
我的,门神?
29
29、第二十八章:议决北伐 。。。
“三将军酒醉未醒,现在不可起程,二位将军回去稍待片刻吧,”午饭后,我们去打探消息,守门人这样回答道。这时恰逢陈泯出来,见我们到来,问明缘由之后笑道:“张将军沉睡不醒,只怕今日无法启程了,二位将军再休息一天就是,不必着急。”
赵云一听,明显急了,却也不得不暂且离去。
回去后,他对我说:“这该如何是好?孔明军师有令,两日内必要启程。”
我闻言,答道:“不如进宫求见主公,你先走,张将军随后赶来。”
赵云随即入宫禀明,刘备同意让他先走,他出宫后便迅速打点了,准备回荆州。此时多官喝得大醉,不是正在醒酒便是在呼呼熟睡中,无人知道这事。随身军士十数人随他同去。
成都城外有一个十分雅致的长亭,正好十里距离。
十里长亭,迎来送往。
我想起一首老歌,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后面的不大记得。只记得那首歌颇为哀怨,想想也觉好笑,又不是永别,犯得上那么伤春悲秋么?难不成总是背诵唐诗宋词,现在也变成自己口中的“腐儒”了?
我只有几个本营弓弩手相随,骑马送到长亭边。
赵云对我一拜,道:“多谢贤弟相送,你我就在此分别吧。”
我拜道:“山高路远,兄长一路保重。”
赵云点头微笑,再次与我辞别,率本部轻骑策马而去,逐渐消失在古道尽头。
我回去禀明刘备,言赵云已经走了,刘备却将我留下,屏退从人。
我正诧异他怎么回事,只听他温言道:“灵烈,你今年也二十二岁了?”
我应诺笑道:“是,主公,灵烈虚长二十二岁。”
刘备道:“灵烈,你年轻俊才,实在是难得的人;与子龙,又是多年至交。前日子龙曾对我言,说他不娶亲是自有道理,你不婚娶也有缘由,因此虽然满朝文武皆劝我与你二人做媒,我却不曾许。灵烈,不知这究竟是为何?”
我思忖片刻,笑道:“主公容禀。其实赵云已经有了人,只是此人我尚未首肯,因此不曾婚娶;我也有一人,可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