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好上许多,皇上并没有奄奄一息,只是面色苍白,看上去离驾崩还有不小一段距离。
众臣拜见,嘘寒问暖。
沈兰息静静接受了众人的关切,最后由在他身旁站立陪伴的周寅告知大臣们皇上的安排。
即陛下龙体欠安,需静养百日,百日之内暂免早朝,若有要事便上书奏折。
暂停早朝固然严重,但与陛下的龙体相比都是小事。只要皇上能安然无恙,暂停便先暂停了吧。
于是便开启了事事上奏而无早朝的一段时间。
很快皇上静养带来的不便便显示出来了。
原先小事都能在早朝上得到解决,这会儿都要写到奏本上交到宫中,待皇上批复后还要下发下去众人才知道该怎么做。原先大事也能在早朝之时群臣商议后再由皇上定夺,这下少了群议的环节,一切都要靠皇上自己把握。
这是暂停早朝的弊端。
而因为大雍战胜,国中事务骤然增多。
戚杏在大败戎狄后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将重建双城当作首要之事,安抚百姓,修建城池,恢复秩序与生产。
她并没有贸然自大追逐也是有她自己的想法。在大雍境内作战他们占据了地利与人和,然而一入戎狄,地利与人和便在对方那里。
若被容易的顺利冲昏了头脑而深入戎狄,反倒是会出事。况且军中算是刚掌握火臼,使用的并不算熟练,只是威力巨大才将戎狄军唬住。但真要作战,以她的严要求来衡量,现在大雍操作火臼的水平远远不足以应用在战场之上。若不是火臼的杀伤力实在大,且不忍两城百姓再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她是不会用它的。
总之杀器已经在手,休整之后重整旗鼓再西征,便能十拿九稳。
然而不等她十拿九稳,戎狄那边却是有动静了。不过不是像过去那样的野蛮行径,而是遣使臣来卑微求和的。
这下域外有使臣来访,国内戚杏凯旋,班师回朝,需要接风洗尘,就在这内外多事之际,皇上病了。
实在病得很是时候。
皇上无法出面安排诸项事宜,便由皇后传话,她来传达皇上的安排,将各事布置好。
布置之事是礼部尚书与许家女郎许清如一起,外人看来很是不解其意。许女郎参与其中怎么看也不像是皇上的安排,更像是皇后的自作主张。
但礼部尚书对于和许清如共事非但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反而表现得颇得其乐,很欢迎的模样。
周皇后在面对大臣们的质疑时并没有被质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