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年英这几天待在这里,她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曾经她以为她坐了那么远的马车去找平安,这就算吃苦耐劳了。
而现在,他们在一个雨棚里,白天在雨棚里干活,晚上去弄土胚盖厂房。
本来想说让他们搬到他们的工厂去,但李老板拒绝了。
大部分设备都是去借的,西南工业部借了好几台实验桌,而几乎所有的活都是靠手工,稍不注意就鲜血淋漓。
年英跟在后面帮忙,她也是真的佩服,平安和另外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尝试溶解酒石,然后固定成晶片做成喇叭。
几个人没日没夜地弄,很快就做出来了。
“现在就看线路问题了。”平安脸上带着笑。
而此时,李老板跑了进来。
“大好事!”李老板说道,“文化馆的同志帮我们和邮电局说好了,我们可以用电话线路!不仅如此,邮电局还会派人过来帮我们安装喇叭!”
这也太好了吧!
李老板说着拿出了一张纸,开始画了起来:“邮电局那边在城里有5对电话线路,一共28杆,老城那边有一条,瓷口有两条,十字街的位置有三条,之前因为战争的原因毁掉了两条,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重新架设起来,我们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广播时间。”
李老板把单线运输问题说了,邮电局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是让他们每天只能定点播一个小时。
“你们在这里等着。”
年英和平安愣了一下,都没有说已经没有粮食了的事情。
两个人把之前她们买的米都背了过来,大家也得吃饭。
这边的工人每天太辛苦了,每天一大早就得扛着木杆出去搭线路。
因为工人太少了,李老板,年英和平安也跟着一起扛木杆。
三个人在搭城南的十字街时,遇到了一点麻烦。
这里正是张老板的粮行所在地。
排了长长的队伍买粮食。
张老板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了三个人,立马就走了过来。
“老李,你这是在干什么?”他出来的时候,身边还跟了两个伙计给他打伞。
李老板这边,三个人都在雨中,李老板全身湿透了,头发都贴着额头,眯着眼睛,人还得堵着木杆,狼狈不已。
年英知道这两个人的恩怨,只觉得李老板此刻太尴尬了。
结果没有想到,李老板依旧乐呵呵的,语气里都是喜悦,说道:“文化馆决定要建广播站,我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承包了这个任务,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