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答卷重新开始还来得及拯救,但看他那颤颤巍巍的样子,重新答卷难度可能颇大。
但其他人心里想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王太监丝毫不关心,径直奔到谢愈的书案前,弯下腰低声说道:“会元郎可是答完策论?”
“然。”谢愈对着王太监颔首致意,眼中不见谄媚,也不见厌恶,更没有讨好下隐藏的嫌恶,好像面前的太监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人,他仅以常礼待之,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却获得了王太监的好感,他看过太多前朝老爷对自己嘴上客气但心里鄙夷的样子,谢愈还是他见过的第一个不以他的阉人身份为异,以平常心待之的人。
心里熨帖的王太监心念一动,改变直接将答卷取走的想法,反而更加弯下腰,状似欣赏答卷,轻声和他说道:“皇爷要看你的答卷,别担心,这是好事。”
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招手叫来几个小宦官,捧着这份答卷小心地上了丹璧。
看到这一幕的其他考生,不约而同地将笔放下,默默平复自己复杂的心情。
这种时候,广场上的考生反而因为看不见殿内的场景而没有受到影响,也不知道被调到前十的那几个北方考生,现在是何心情,若让他们选择,大概更希望在广场上吧,虽然要顶着风吹日晒,但好歹不要经受这些心理的折磨。
但其他的考生怎么想,王太监并不关心。
丹璧之上,早有好几个小宦官捧着熏炉,迅速接过王太监手里的答卷,放到合适的位置将答卷熏烤起来,以免墨迹污了皇爷的贵手。
很快,纸上的墨迹已然干透,这时,谢愈的这份答卷才递到皇爷面前的书案之上。
答卷写了约五折,黑亮方正的馆阁体看着便整洁舒心,只见开头便写到:
“臣闻:
窃闻王道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看到这个开篇,昌永帝眼前一亮,这有点意思,于是摸着下巴的胡子继续看了下去。
“立纪纲,饬法度....”
越看,昌永帝对这份答卷越是爱不释手,手中的这份答卷开篇即点题,必须有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这才能有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至于要有什么样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呢?
在后面的行文里,谢愈大胆的提出了更加详实的方法,具体来说便是严格官吏的选拔考核、重视踏实肯干之人、广开言路听取民意、形成读书良好风气、严惩贪污以助民生、厉兵秣马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