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荣耀半生,在众公主中独享尊贵恩宠,不仅仅只是因为我是圣人的亲妹 ,更因为我从不曾刻意去插手朝中政事。虽然三郎哥哥是我嫡亲的兄长,可是,也是大 唐的帝王……”
“他可以容忍我的任性,原谅我对深宫后院的家事指手画脚,纵容我的荒唐胡闹甚 至是一些小恶。却绝不会允许我干预朝政。”苦笑了一声,她平声道:“王郎,我不否 认自己自私懦弱,可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能安然活到现在……”
王维黯然,不再说话,只是轻轻拥住李持盈。埋首在他的胸前,李持盈默然无语, 可眼中却闪烁着晦暗不明的光芒。
虽然不打算插手政事,可是若真叫武氏那贱人阴谋得逞,如了她的愿,她却也不甘 ……
四月中,三位皇子分别于流放途中被赐死,一应丧仪皆按庶人。冷清凄凉之状,见 者感怀,闻者心伤。
就在此时,时任左相的李林甫却向皇帝进奏,言说寿王李瑁聪敏**,仁厚慈和,可 为国之储君。
此时武氏集六宫宠爱于一身,寿王李瑁更是独享帝宠。在大多数大臣眼中,立寿王 为储,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自然乐得跟在李林甫身后联名上奏,以此讨好未来的皇储。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这份数十大臣联合进奏的奏章,却被李隆基留中不 发,就这样不言不语地压了下去,且不知将要拖到何时。
虽然没有问过,可武贞儿心中却暗暗心慌。心中烦乱,她不在帝前,已难掩戾气, 暴躁不安之状,令她身边的宫人、女官人人自危,更加小心翼翼,生恐惹怒了遭责罚。
武贞儿耗了十数载光阴,费尽必备,所为的无非就是爱子能成为太子,将来为一国 之君,圆她太后之梦。如今事情就这样卡住,她又如何能甘心呢?
悄悄招了李林甫入宫秘议。她毫不掩饰怒意。直接抱怨李林甫办事不利,才造成今 日的书面。
虽然她的言词激烈,不留半分情面,李林甫却仍只是谦卑地陪着笑。
“娘娘,臣也学得惶惑,论理,就是有阻碍,也该在那些卫道士身上,实不该出于 圣人啊难道是宫中……”
挑起眉,武贞儿冷笑道:“左相是想问本宫是不是已经失了圣宠是吗?”
李林甫低头,只道“惶恐”,可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在怀疑。
武贞儿更怒:“一派胡言分明就是你处事不利,没有约束朝臣,致使有人向对人言 说瑁儿的是非,才让大家改了心意。现在居然还敢……等等……”她突然猛地回过身去 ,招过女官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