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屏退了帐内的所有人,只除了我和她。
我们各自坐着一张椅子。魏贤未说话,执起杯子,喝了一杯茶水。
我跟她认识这么久,甚少看到她如此刻这般不语。
最后还是我沉不住气,问道:“不知……”
“你……”
谁知我们同时开了口。
“什么?”
“你先……”
又是异口同声。
到不知我和她竟也这般有默契,我微笑道:“还是岳母您先说吧。”
魏贤看了我一眼,嘴巴张了张,又闭上,迟疑着。
“岳母大人对我还有什没好直说的呢。”我道。
“你身体如何了?”
我微讶,随即便又回道:“无碍了。”顿了顿,我又说道:“听说昨日我昏倒了。可能是近段时日军事紧张,忧虑过多了吧。无碍无碍。”
“你昨日……那些俘虏……”
“昨日?俘虏?”我抬眼道:“昨日并未出战,何来战俘?难道是原来的战俘们又发生冲突了?”
在与焦东禅的泗水之战时,对方近四十万的大军全沦为我军的战俘。当时在安排战俘的问题上我和魏贤及众将就讨论过。在收编还是遣散的决定上思考了颇多。金赵两国的战争,不同于一个国家的内战,遣散是万万不可,这些生力军可是金国战斗的新鲜血液啊,一旦遣散,只要金国一个命令,这些被遣散的士兵们即刻便会再度成为战斗力。而收编的话也存在问题,她们的夫儿父母仍都在金国,她们的牵系也都在金国,她们无法在赵国生根落叶。也无法收为我军的战斗力。毕竟赵国之于她们而言是敌国,要士兵帮助敌国的军队攻打自己的国家,那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暂时收编入队了,只要金国的有心人士一个怂恿,士兵便很容易产生爱国心理,到时倒戈相向,反而会让我军受到灭顶之灾。
在这个各国鼎力,战争频繁的时代,一个国家的人口本就不庞大。金、闸燕作为三个大国,属金国人口最多,达到一千多万,闸燕都不到一千万,而其他众多的小国就遑论了。所以,若收了金国四十万的军士,相当于控制了金力的一半左右。思来想去,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尽管收编仍存在众多的不妥,但目前也只能采用收编的方法了。只是这么战俘无法作为我军的战斗力,那么只能收做劳役。很少的一部分押送回赵国,作为赵国朝廷的苦役。绝大部分还在我军手里。可是就这些战俘,却要耗费我军大人兵力去监控她们。毕竟她们都仍在金赵边境,很容易发生暴动。
但是,当时她们在讨论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