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
他一顿,方缓缓道:“我先前提过,每人所受的元气不同,胆与明晾着相互独立,并无相互生成之说。明,乃智慧,智慧用来明辨,胆略则用来决断。若单有智慧而无胆略,便会出现能辩而无力决断之果,即优柔寡断。反之,若只有胆量而无智慧,便会违背事理,做大事甚至会丧失先机,即有勇无谋。”
吕安微微眯起眼,认真思索半晌,“嵇兄的说法,是如郑国的子家软弱无能,被胁弑君此之例?”
嵇康含笑:“正是。而左师向戎当断不断,姑息了作乱朝臣,这二人皆是明有余,而无胆略。”
“可见,胆与明不能相生?”我以为两人快说完了,看着情形,便也饶有兴致地插上一句。
吕安却大摇其头,微微拧着浓眉,双目炯炯有神,道:“非也。我有例证来进行反驳。”
嵇康挑眉,眉宇间渐渐染上严肃,他放下酒杯,专注地看着吕安。
见嵇康十分专注,吕安甚是欣喜。他一笑,声音清亮,眼底的欢愉与嵇康的神色极其相似。
他道:“汉代贾谊,陈述切实的策论,言辞坦正,做事果断,有胆有谋,此乃明于查政之现。当其被贬长沙,有鹏入屋,他心生疑,视为大不祥之象也,胆怯作赋。此谓智慧与否成就行为果敢与否。言归子家与左师二人,皆是愚惑浅鄙之人。算不上有智,不能辨明事情,无法做出决断。此乃其一。”
“请道其二。”嵇康阖眼,状似假寐,却是十分认真。
而吕安与嵇康来往密切,已经很习惯嵇康的态度,并没有因此不快。
这时,我的视线转了个方向。虽然听得不是很懂,可是不知怎么的,好奇心却被勾了起来。
42、第四十一卷 。。。
“汉代将军霍光,身负家国大任,有勇武之胆。却胆怯于废立昌邑王刘贺问题之上,犹豫未决。而文弱书生田延年虽无勇武之称,但却能陈述大义,凌云胆气,迫使霍光等人决断,这莫非不是由智生胆之实证么?依我之见,无明,亦无胆。但是,胆较于明,却可以独存。”
嵇康此时却睁眸,眼中有睿智的光芒流淌着,他轻声道:“谈论人之性,辨析才之异,必讲究其禀赋元气的本源,方能理清支脉。届时才可定论。”
“但,仲悌却恰恰认为,元气之说乃玄虚,是飘渺之谈。嵇兄不觉自身受阴阳五行之说影响太过深么?”本是十分期待嵇康的言论,但听了以后,发现他又提先前所说,他忍不住有些急了,连忙提出自己的观点。
嵇康的神色染上了微微的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