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硬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认真地道:“我们回房吧。”
我愕然。
喂……喂……别面不改色说得这么露骨好不好!
47
47、第四十六卷 。。。
嘉平六年,皇帝曹芳被废,另立年仅十三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氏高层顿时沸腾了,掀起一阵滔天巨浪。司马师掌执朝政其间,除了加强对朝廷异己之党加以排除和镇压外,也加大了对名士的监控力度和压迫,竹林七贤首当其冲。可有一件事情却出乎众人意料,司马师赐封阮籍为关内侯,不久后阮籍又从事中郎升迁为散骑常侍。司马师这样的举动,似乎带有安抚的意味。其实也很好猜测,当权者虽是掌权,却也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要镇压百姓思想改变舆论的方式,靠的就是那些——在民间当中所具的声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的名士。
当年高平陵事变牵扯到的正始名士何晏王弼等人。也与处死夏侯玄有关。夏侯玄少时博学,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他和何晏等人开创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在政治上,他提出“审官择人”、“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道“皆大善”。后夏侯玄因卷入谋杀司马师的阴谋之中而被司马师杀害,惨遭夷灭三族之祸。处死这样的一个人,给民间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当官的人,一个动作几层意思,他提升同样具有非凡名声的阮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其中一个目的,想来应该和安抚舆论与名士脱不了干系。
同年,入仕途的名士阮侃(注:字,德如)因夏侯玄事件遭牵连,被贬与山阳县,偶然识得嵇康,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嵇康知晓前因后果,写诗相赠,劝慰他捐弃高官厚禄,摆脱美名的束缚。
人生苦短,在世若还因这等局面而苦不堪言,且不如弃于红尘中。
阮侃叹气,端有风仪雅润之姿,笑容却是沧桑几许。后以“兰石之交”来比拟自己与嵇康的友情。
而深陷于朝政的阮籍,面对这些,怀着苦闷不堪的心入仕途,写下了一首咏怀诗,含蓄地表达了严酷的政乱。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HX)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
一句“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尽显当时的政局的肃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