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因:“……。”
刘樊对礼部磨平了章言的进取心痛心疾首,但见章言每日乐在其中,完全不在意别人说什么,连过往的功绩都不在意了,对追更不再抱有期望。
他已经完全放弃时,章言却放了一个大雷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0章 君臣相得
“章兄, 你的胆子真是大,竟然上折让皇上立丞相。”刘樊来到章府探望禁足的章言。
“刘兄,这是我职责之内的事。”章言道。
“章兄, 礼部我比你呆的久,是否再立丞相,从四五年前开始百官和皇上开始了漫长的博弈,章兄当时外放为官。现在何苦掺和进这一趟浑水。”
“我不上这个折子,其他人也要上。”
这次皇上因为染了风寒,一连罢朝八日。晋中突然百年难遇的洪水, 八百里加急送上的奏折竟在御书房闲置了三天, 耽误了救灾的黄金时期, 导致许多百姓灾后没有得到有效安置, 冻死在山洪、荒野。
许多大臣认为是因为皇帝迟迟不肯再立丞相, 将丞相的权利攥在自己手中,皇帝一病下, 朝堂群龙无首, 找不到能够主事的人,才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晋中赈灾十万火急,许多意识到没有丞相隐患想以此逼迫皇帝择一良相委以重任的大臣, 并没有在这个时机跳出来。
但私下里已经开始串联。
打算等选好赈灾人选, 钦差带着钱粮去晋中时,再一起请命。为首的莫不是一二品的大官。
期间暗流涌动,连一向喜好与人结交的刘樊都不再轻易外出赴宴。就怕不小心着了谁的道,莫名其妙成为联名请愿人中的一个。
刘樊一直在京城, 对皇上不想立丞相的决心非常清楚。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非常大。
羽翼已全的老虎, 怎么能忍受他人酣睡在身旁。
文臣们的想法不一, 守旧之人认为贤君良相, 君王招贤纳谏,贤良之士匡扶天下,是古来的礼法。祖宗立法不可变。另外一些危机感深重的官员,认为皇帝想废除丞相是在收割士人的权力。他们理想的政治环境、贤明君主,是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皇上的作用是选拔有才之人,把他们放到合适位置上,无为而治。而不是把一切都握在自己手里的□□帝王。还有一些利益熏心的,就纯粹为了不想分薄手中权力。不管他们出自什么样的本心,目标却是相同的,阻止皇帝废除丞相。
刘樊只是一个小官,不想作为炮灰参与其中。
无论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