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了。”
〃……〃旁边的吴襄听到这里,面上只能一阵苦笑,既然老大都发话,他也只能照着办:〃好,等会本官会把诰命书给你,你带回去给你加大人了,让他总理永城大小事务。虽然粮饷方面本将没什么办法,你到库房领取一些兵器吧!〃
既然永城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官,吴襄就任命李从年总领地方军政大权,反正那里不过是破败的小城而已。
〃多谢去钦差大人和总兵大人,在你们两位大人的与英明指导之下,何愁鞑子不灭,国家不靖。〃李福生满脸感激双手抱拳,朝在场的众人施礼然后告退了出去。
吴三桂望着告退而去的李福生,心里多少有些为李从年能找到这样额手下而羡慕,只是对于李从年能否把那些收编的土匪训练成为精兵,吴三桂心里多少有些怀疑。
因为这个时代当兵吃粮在这些当兵的看来,是正大光明的事情,如果你没有粮饷,就是佛祖下凡也不可能让这些士兵为卖命,应该大家都只不过是混口饭吃。
〃父亲大人,光凭小小的一个永城能养活一万精兵?〃吴三桂脸上满是迟疑问道。
〃管他呢!既然这个李从年敢放出话来,那就表示他有本事,如果事情成功了,我们吴家不禁长脸,受到陛下的重视,就算失败了,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吴襄嘴里满不在乎说道:〃你要记住,咱们吴家为什么能矗立在辽东二十几年不倒,凭借的就是舅父和我手下的士兵。〃
吴襄意味深长的向吴三桂灌输着他为官多年的心得,这机会近似于谋逆的话,旁边的高起潜却也是脸上不住的点着头。
自从崇祯皇帝登位之后,扫平阉党,那时候举朝欢欣鼓舞,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都认为大明中兴的时候到了。
是日益严峻的局势,却渐渐的让许多人从这个虚幻的梦境之中清醒过来,妄图改变大明的命运。而更多的官员却是抱着过得且过的心思,过一天算一天。
特别是辽东督师袁崇焕在北京城被崇祯皇帝处死之后,他们这些辽东将门对崇祯皇帝,那是已经彻底死心了。
☆、第二十二章 整编
第二十二章 整编
〃你父亲说得对,这朝廷啊!那是他们朱家的,官咱们什么事?改捞钱就捞钱吧!大不了又换一个天而已。〃虽然作为崇祯皇帝的心腹,高起潜没有读过书。
可是对于天下的局势,他却看得比崇祯都还明确,现在的大明谁都知道朝廷早晚被完的,毕竟局势已经坏到如此地步,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特别是藩王占据天下一半富饶之地,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