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儿劝说了好久,本想让他去府城的书院,心无旁骛的攻读。然而,口水都说干了,他也没有答应。杏儿只好放弃,没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的身上。
不过,如果不去府城攻读的话,银钱方面倒是不用担心,三伯在陶然居做西席,杏儿一个月给他三两银子。另外,柴勇一个月的工钱,也有二两银子。梅儿姐帮杏儿做事,一个月也有一两银子的工钱。三伯母是个勤快的人,家里也养猪养鸡养鸭,也种菜卖。一年下来,也有不少的收入。
其实,杏儿也知道,除了银钱方面之外,三伯一定也是不好意思。毕竟都三十多岁了,还去书院跟一帮孩子读书,确实也怪磕碜的了。而柴坚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他目前还处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平,三伯教他是绰绰有余的了!杏儿的两个弟弟,也是如此。
所以,目前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考上进士并出仕为官的人,非三伯莫属!而且,杏儿也相信,在三伯的心里,中举人考进士,一定是他多年的梦想吧?如今有机会,就得帮他实现!
主意一定,杏儿就去了一趟县城,把贺掌柜的请到了县城最好的饭馆,请客吃饭。酒席之间,她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贺伯伯,您老你能不能帮我请一个西席,我三伯打算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他都一大把的年纪了,不好意思去书院攻读。”
贺掌柜的笑了,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行,这很简单,没有问题!我就刚好有一个相熟的人,前不久他才致仕回乡,刚好就是篱县的人。他是十五年前的探花郎,学识和人品方面,都非常的不错!”
说起那个好朋友,贺掌柜的眼角眉梢都是喜悦,就跟杏儿细细的说起那人的情况。那人叫苏牧,今年四十三岁左右,刚好比杏儿三伯大个七八岁。曾经做个十年翰林院的学士,辞官之前在京城最大的书院做夫子,因为受到右相的迫*害,不得已只好辞官回家,老家的兄弟们家境不是很好,他自己又是个清官。上次贺掌柜的跟苏牧会面,他就透露出想要出来做夫子或者西席的念头。
杏儿听了,觉得非常满意,就使劲的点头:“很好,那就是他了!就这样说定了,还请贺伯伯有空的话,帮杏儿走一趟,把人给请来。束的话,可以由贺伯伯跟苏大人(虽然辞官了,但是为了表示尊重,杏儿还是尊一声大炫)协商。每个月十五两以下,都可以考虑,最少不要低于十两。”
贺掌柜的一听,一下就被她给逗笑了:“啊?你这丫头可真有意思,还规定最低限度啊?人家都是拼命往下压价,你倒也,还主动多给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