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气坏了:你说你这个人,降你都投了,怎么在这点小事上唧唧歪歪?
投降虽然是变节,但自古贤臣择明主,这我心里还是能够接受的。张春解释道:但是剃条猪尾巴出来,那是从番俗,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夏之亡也……
胡扯,皇太极生气了:猪尾巴辨子怎么是番俗呢?明明是咱们大中国的良序公俗。
张春气道:陛下别胡搅了,这明明是番俗吗。
明明不是。
明明是。
双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皇太极真的发火了:来人啊,把这个不肯遵守我中华良序公俗的老顽固,拖到喇嘛庙里关禁闭,让给他朕认真反省,什么时候他想通了,什么时候就放他出来。
倒霉的张春,白白的投了一次降,又被关进了喇嘛庙里。
此后他就住在喇嘛庙里,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吃斋礼佛,闲敲木鱼,老死于庙中,到死也没有剃发。
士大夫,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任何时候,这条底线也不容踏破。
这就是大明王朝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摊上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祟祯皇帝,生生的以残酷的绞杀之手段,替满清王朝扫平了这道由人心构筑而成的国之屏障。
(15)第二次民主选举
四万援军被歼灭,主帅张春被弄到喇嘛庙去反省,妹夫吴襄逃之夭夭,撇下大舅哥不管了,大凌河的祖大寿,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真的是听天由命。
中原大地,官兵四处合围,和流寇们撕扯成一团,再没有人问及大凌河的生死,只有祖大寿率一万五千人死守孤城。
眨眼工夫,大凌河就已经被围两个多月了。
城中粮米殆尽,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老百姓们却是欢天喜地,每天黄昏,就揣着菜刀出门纳凉。大家都坐在屋檐下,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看着看着,突然有谁饿得挺不住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众乡邻立即一涌而上,菜刀轮起,噼哩咔嚓,转瞬间的工夫,地面上已经空空如也,那饿昏之人已经被乱刀分尸,众乡邻一家一块,抱着回家生火去了。
可是干柴也已经烧尽,怎么办呢?
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智慧的大凌河人民。
就用尸体的骨头架子来生火。
惨烈非常。
然而这并不是最惨的。
眨眼工夫,军队的战马已经吃光了,于是士兵们自发的组织成打粮小分队,趁夜色掩护,潜入到民居之间,一刀下去,只听筋肉咔嘣咔嘣有声,却不见鲜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