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一队强悍的关宁雄兵杀至,只听城楼上哭嚎连天,许多流寇甚至不敢与这些援兵交手,居然咬牙直接从城楼上跳了下去,摔到了地面是否还有性命,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从双方交战的态势上看起来,李自成的流寇,论及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关宁铁骑相比,所恃仗者,唯有人多势多。
发现了已方人马远多于对方,李自成一琢磨,干脆,我全员出动,八面强攻,不信今天就攻不进去。
这道命令一旦下达,吴三桂立陷危境,流寇们从四面八方强行登城,关宁铁骑东扑西奔,明显不支。危急时刻,一群白胡子老头突然冲了出来,这是由当地乡绅领导的老干部敢死队。老家伙们老得连眉毛都白了,打起架来却不减当年,而且跑路的速度惊人之快,从城东到城西,忽啦啦说来就来了,流寇打了一辈子仗,也没遇到过这种怪事,被打得狼狈不堪,纷纷退却。
到了晚上,双方都打得累了,就转为炮战。
轰隆隆的炮声震动天地,夜空中不断闪现出爆炸的火光,把刚刚进军至山海关十五里外的清军,惊得头皮发麻,不敢上前。
(6)维和部队派来的观察员
激烈的炮火中,三条人影出现在城下:哎,放绳子拉我们上去,我们是大清雇佣军派来的使者。
来的是吴三桂派出向清兵求救的使者,总兵郭云龙,游击杨谴乩戳硕喽虻氖拐摺?br />
郭云龙向急切等待消息的吴三桂报告:报告大帅,这位是多尔舅。
吴三桂诧异: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郭云龙解释:因为他是多尔衮的小舅子,故称多尔舅。
于是吴三桂就问使者:请问阁下,你们何时出兵?
多尔舅笑而不答。
吴三桂纳闷:你为什么不说话?
郭云龙解释道:大帅,甭跟他说话,他是听不懂中国话的。
晕,连中国话都听不懂,还当什么使者啊?
是这个样子的,郭云龙解释道:多尔衮认为大帅并非是真的向他借兵,只是想诱他入关,然后与李自成双面夹击,消灭清兵。多尔衮让我转告你,说你是别指望阴谋得逞的,獾十四郎是决不会上你的当的。
原来多尔衮这厮疑心病太重,不相信吴三桂。
既然不信任吴三桂,还派他小舅子来干什么呢?
郭云龙解释道:这位多尔舅,目前的身份是多国维和部队派来的观察员。
吴三桂急了:你看我和李自成都杀成这样了,这还能是假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