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得动。”李适倔强地走在前面。
仅仅两天,久负盛名的地方玩了遍,青城山、峨眉山、滕王阁,九寨沟,最后去了巫山。
夕阳西下,巫山之巅,李泌抚琴,吉儿吹箫,李适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托着下巴静静聆听。
琴箫再次合奏,音乐在峡谷回荡,犹如天籁之音。
第二百零七章 亲授治国之道
休整了一天,吉儿觉得他们已经逗留很长时间了,所以劝李泌回长安。 “王爷,明天你们就回去吧!”
李泌不舍地圈着吉儿,“我可以再待几日。”
“君命难为,你和适儿不可能永远不回宫,尤其是适儿,他是太子,我没法把他留在身边。”吉儿的声音有点沙哑。
李泌拥着吉儿,“不要担心,你们还会再见面的。”
吉儿哽咽地点点头,“我不忍心和他告别!”
夜晚的时候,吉儿收敛了平日的活泼。
“适儿知道太子意味着什么吗?”
“太子将来要做皇帝。”
“适儿想做什么样的皇帝?”
李适自豪地扬起脖子,“像汉武唐皇一样做个明君。”
“适儿说得很好,可娘要告诉适儿,光说说没用,如今你是太子,做事要有分寸,凡事三思而行,娘知道你孝顺,这次来边疆为了你爹,以后莫要冲动。”
李适低垂着脑袋,“娘,适儿知错了!”
“适儿知道为什么每个皇室的人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吗?”
“因为皇帝是一国天子,天子位高权重。”
吉儿叹了口气,“是啊,自古以来每个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大多数是因为对权力的贪婪,有多少人明白皇帝是要心系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适儿读了不少圣贤书,但是娘要告诉你有些道理是书本上没有的,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天下的事瞬息万变,容不得你拘泥书本,你必须审时度势,当断则断,作出明智的举动。”
李适认真地点点头。
“做皇帝头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让奸佞之人迷惑了你的判断,皇帝的眼睛必须是雪亮的,能够透过虚伪的表象看透本质,就算深居宫中也能知晓天下事,皇帝的耳朵必须是灵敏的,不能偏听偏信,不能听信谗言,如果允许可以出来体察民情,跟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接触,你才会明白百姓的疾苦。”
“娘的意思是皇帝必须眼观四方,耳听八方。”
吉儿赞许地颔首,“适儿真聪明,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是百姓,前朝魏丞相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