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为什么草莓的没有卖呢?”沈瑶华问出了自己当时的疑惑。
林海回答:“这还是苏小东家的意思,苏小东家说,若是每年拍卖一种,一是能保证价格,二是想着做到长盛不衰,总归能时常拿出点特别的东西,才能保持独一无二的地位。”
林海所说的苏小东家,就是苏青山。
沈瑶华对苏青山这样的想法还是很认同的,接着林海又汇报了一下去岁冬天里他们做腊肉火腿的情况。
“有了前一年的经验,再加上养殖场养殖规模扩大。现在店里不用再限制点菜,腊肉腊肠就可供店里一年的用量。而且在宅子的仓库中也存下了大量的火腿。东家,我有一个计划,或许我们可以再开一个猪肉工坊。平常就做些肉干,肉脯之类的,等到冬天的时候就大量做腊肉火腿。”
沈瑶华点了点头,思索片刻:“你先去拟定一个计划书,不过腊肉腊肠我们和宁王府是有合作的,我得先和他们那边商讨一下,肉干、肉脯之类的倒是可以先做起来。”
沈瑶华之所以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样,因为和宁王府合作坚决,不大规模的卖。
是因为这一次跟着一路去边关,确实发现宁王府做的这一些肉类,几乎都是供给了边关的将士们。
在没有牲畜肉食的时候,那些存下来的腊肉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将士们人数多,需求量自然也很大。所以宁王府那边虽然做的很多,但是几乎很少有流入市场的。
至于推行种子的事,因为她去边关之后,苏青山就是和宁王府最熟的人了,所以这件事一直是苏青山在负责。
去年的稻谷推广种植之后,整个青州下属所有的县,虽然产量的高低,根据土地和地域环境还是不太一样。
但毕竟是系统出品的高产稻谷。对比起原有的稻种的产量而言,实在是高得多。
就是最差的土地上,种上系统高产稻谷,最终收获的稻谷。也比本土最好的土地上,种的本土原来的稻种,收获的稻谷多的多。
“所以等去岁第二季种植的时候,百姓都抢着要种这个高产一号,也就只有少部分保守派的人还在观望。但第二季收获之后,今年在种植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阻碍了。”苏青山如是说。
这倒是沈瑶华早就猜到的:“想必等今年种植收获之后,就不必官府再插手推行了。我之前让宁王府的人帮忙带回来的那批麦种子,若是比我们之前的麦种产量高,那便着手培育,到时候一并推广出去。”
边关带回来的那批小麦种子,是系统中的高产小麦。虽然青州这边种的小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