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摆摊赶集的,做些便宜的素包。
但由于味道都是实打实的好,不管是开店的,还是摆摊的,各处生意都十分不错。
城里的谣言确实是不攻自破了,这段时间沈氏商行的名声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那培训竟然是真的,当初我就说那沈氏商行都干了多少件好事?那些高产的种子,直接无偿就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种,怎么可能是想要靠这赚我们的钱。”
“就是就是,沈氏商行家大业大的,人家哪看得上我们这三瓜两枣的,人家这是做好事呢。我们家邻居就去学了,说是那一两银子,其实是那些面粉馅料的钱,说不定沈氏商行还倒贴了钱。”
“你们俩可别说了,前面你们俩不是说人家是想坑你们钱吗?这下又改口了。”
“咳咳,我哪有说过,我可一直都很信任的,要不是家里人拦着,我上次就报名了。唉!那些去培训的,现在全都赚了大钱了,要是我去了,赚钱的就是我了。”
“听说还会再收人培训,一两银子我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一定报上。”
“巧了,我也准备好了……”
第89章 木匠
不久之后, 沈瑶华推出了第二期的培训。
不过由于青州市场就这么大,为了杜绝恶性竞争。这次她加了一些条件限制,比如之前说的价格, 由一两银子变为了三两银子。
而且报名之前先要说学成之后的打算, 若是计划在青州府城开店的, 一律不收。而且为了以防有人撒谎, 沈瑶华还让人草拟了一个契书。
要求第二期学员学成之后,三年内不予许在青州府城内售卖包子馒头。
这前一批培训出来的学员,现在各自生意都十分不错, 每一家这段时间都赚不少, 这是青州人有目共睹的。
所以,好多人咬咬牙提前把钱准备好了, 然后没想到沈瑶华宣布不收在本地开店的人了。就算有了先前人赚钱的例子放在那里, 大多数人还是不可能背井离乡去开店。
虽然知道沈瑶华所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先前那批人,但受益的人不是自己, 大家只能叹息:“他们想着观望一下, 终究是错过了,先前报名那些人运气真好。”
因为这个限制条件,这一次的教学对象,大多可能得是那些在青州以外的人。古代交通不像现代这么便利, 再加上也没手机、电视、网络之类的可以打广告宣传。
沈瑶华对于能否招收到人, 还是存疑的。
好在因为青州是一个比较大的交通枢纽, 人流量大。那些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