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大学,最看重的就是培育出来的代表性精英人才,以及珍贵的各方面人脉关系,还有资金和宣传。
而这几个方面,明璃哪个都不缺,全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各路申请一片绿灯。
“您真厉害!”杨丽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她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了。
想当初,她还为了自己的一点成就沾沾自喜,现在和明璃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坐井观天,不外于此。
“刚好也有几分运气。”明璃坦然道。
“您这就是太谦虚了。”李玉梅打开了上海牌汽车的车门,又帮着杨丽把行李箱抬了上去。
“不说您其他方面的成就,光是您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已经足够让人敬佩了。”
明璃在漂亮国待了十年,结果一口普通话竟然比她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华国人还要说得标准。
“漂亮国有许多的华人街,里面的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平时在家和小叔交流的时候也习惯了中文,说得多了自然就熟了。”
明璃坐在了汽车的后座,李玉梅的旁边。
杨丽叹了口气,也坐了下来:“是啊,漂亮国应该有不少华国人。”
“毕竟漂亮国的条件摆在那里,经济繁荣,生活舒适,谁不想着能出去呢?”
李玉梅摇了摇头,声音里隐着苦涩和叹息。
明璃笑容浅淡,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街道。
八十年代的街头,人们身上穿着的大多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衣服。
路面上时不时扬起些灰尘,色调灰暗。
墙壁上用白色的油漆写着各种宣传标语:
——“政府优化环境,企业创造财富”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
充满了浓浓的年代气息。
大多数人都是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自行车的铃铛“叮叮叮”作响,引来路人们羡慕的目光。
这个时候的自行车还相当珍贵,不仅价格不便宜,还需要罕有的自行车票,能拥有一辆自行车的都是家境相当殷实的人家。
偶尔有一辆高大帅气的摩托车呼啸而过,众人的视线已经带上了不可及的仰望。
倒是他们乘坐的汽车,大多都是公家车,人们都是小心尊敬地避开,偶尔悄悄地指着,和身侧人不知说着什么。
“当下,我们华国和漂亮国确实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大家都想出国,想要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明璃收回视线,平静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