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两岁的晸儿。
晨曦坐上了辅政王爷的宝座,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可未及众臣子反应过来,不甘佛门寂寞的墨衣到了宝相寺一月,便在一个月圆之夜施法弄得僧房中红光耀天,然后留下躯壳坐化而去,并留书愿依佛法火葬,不行国葬礼,将骨灰留在宝相寺中。
自此,东方晨昱此人悄然退出了东望国历史的舞台,这也许是谁都不曾料想的结果,年少有为的皇帝竟在与皇后的一次情变后性情骤转,出家,坐化升天。
一切皆因大理刺客而起,但大理王并未得到他们期望的结果,如今大权落入晨曦手中,东望国皇权反而更盛。
因这位辅政王爷已参政多年,论治国方略,晨昱在时,便对他言听计从;论人际交往,他更是黑白通吃,早年游戏江湖,曾结下不少生死挚交。一时间,无论朝堂内外,京师边关,全国上下已无人敢贸论其是非。
望月怀远
这边,我安居在玉华宫中,除了教习晸儿之外,便是随清秋修习玉女剑法。
曦忙于朝政,并未像之前所言那般前来嘘寒问暖,一来因忙,二来,却是怕一人……清秋。
当年,曦自青龙手中救我,清秋正随昱出征在外。她并不知我与曦之间惺惺相惜的那种复杂情愫,只是昱临去前与她说过欲将我托付晨曦。
可清秋却说,昱当时必是病糊涂了,东方晨曦这种人怎能托付终身?
这日习剑后,我又问起清秋为何那般讨厌晨曦,是否因心中不舍晨昱?
不料清秋却说,她理解昱的心,她也希望我后半生可有人托付。
但清秋对晨曦却颇有成见……
〃那东方晨曦少年在宫中之时,便以聪慧貌美名动京师,他曾说宫中这些女儿家不过如此,论才智论姿色皆不及他万分之一。故他浪迹天涯,欲寻一红颜知己,隐世逍遥。后来,未见他寻到知己,却是负了太多女儿心,蜀凤之名由此而来。人都说蜀凤乃神鸟托生,目无凡尘,不过是下凡惩戒那些痴心妄想的女子的灵物罢了。且不说这些,便看他近年所为,依旧是江山社稷大于天,府中不乏青春歌舞女子,却从未见他为哪个女人做过什么痴心事,就算昱将你托付了他,这几月他又来看过你几次?还不是以他的朝政大事为先?〃
闻言,我淡淡一笑,答道:〃其实,我跟昱早谈论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