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大郎话音才落、人影就已经消失不见了,显然是担心张巧儿秋后算账。
不过张巧儿却反常的没有追着齐大郎不放,也没去计较齐大郎说的那些话、有哪些是他故意说的。并且张巧儿还把齐大郎的苦衷和顾虑、都逐一告诉了吴氏,让吴氏不要再追着齐大郎、逼他早点娶她进门。
第六章 开张大吉
因齐大郎急着把茶肆开起来、好让齐家能多一份进项,因此铺子盘下来后,齐大郎和张巧儿一个忙着采办原材料、一个则忙着布置茶肆,力求让茶肆早日开张赚钱。
而张巧儿接手布置茶肆一事后,才发现原来北宋茶肆的门脸十分讲究———一些较为雅致有档次的茶肆,或在门前排列花架、摆上四时鲜花,或以其他奇花异木装点门面,或是悬挂名人字画吸引行人驻足。
总之,汴京城各大茶肆的门面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茶肆最为引人注目的店标和象征之一,装饰的时候不但一点都不能马虎、还得别出心裁的吸引客人的眼球。
因此张巧儿想了想,把现代那种阶梯式的花架子画了出来,请木匠照着图打出实物、然后摆上了精心挑选的花草,让茶肆门脸左边有了一堵花墙。而门脸右边张巧儿则挂了一幅北宋有名画家郭熙画的《早春图》,用来装点门面、提升茶肆的档次。
张巧儿听说茶肆只要挂了名人字画,就会有许多寻常老百姓、为了一睹社会名流的墨宝而时常光顾,让茶肆的生意十分火爆。因此除了《早春图》外,张巧儿还特意搜罗了《幽谷图》、《关山春雪图》、《秋山秋霁图》、《墨竹》等字画,并打算隔三差五的更换茶肆外挂着的字画,让客人们时时都有新鲜感、日日都光顾来他们的茶肆。
茶肆内的桌椅板凳倒是寻常,摆设也以雅致朴素为住,除了在角落摆了高几、放上几盆兰花外,墙上也多是挂些名人字画,隔开座位的屏风也多以山水、花鸟图案为主。
且为了图个吉利,张巧儿还根据北宋茶肆的风俗,在茶肆里摆放了茶圣陆羽的神像。所谓摆放神像,其实就是在灶炉旁边摆一个瓷制的偶人,如若前来饮茶的客人减少,茶肆主人便会用茶水浇溉偶人,祈求茶神帮忙利市。
至于茶肆主要卖的物事却不单单只有茶水,冬天兼卖擂茶或盐豉汤,暑天兼卖梅花酒。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卖不同的吃食,多为配茶的各色小点。除此之外,北宋的茶肆里一般还设有赌盘、棋具等物,专供客人品茶时娱乐。
张巧儿和齐大郎既要开茶肆赚钱,自是选了那种专供京都子弟聚会、或是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