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能有幸得以被选进去太学教书,那这也算是份稳定的差事,赚取的银钱也不会比当官的俸禄少……”
这教书的确是那些饱读诗书的书生的另一条出路,且这教书说起来简单、其实细分之下也有好几种情形———一种是学问不大出众的落第秀才,他们大多只能去些乡下地方的小书塾教书,赚取的束脩往往以物事和吃食居多。
另一种同样是落地的秀才,不过他们大多学问还不错、且家世清白的,那便有可能被请去一些大户人家里头,给年幼的孩童启蒙、或是教那些深居简出的小娘子读书识字,赚取的束脩多为银钱、也还算是丰厚可观。
最后一种则是高中但却不愿意出仕的登第士子,这样的人算是人才、是有资格到太学去教书的,且教得好日后还可以升为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教授。当然,就算是登第士子想要进太学教书,也是需要通过考核的,并且还必须找当朝在职的官员保荐,才能获得考核资格。
在齐大郎仔细的解说下,张巧儿很快就弄清楚进入太学教书的好处———其实和现代社会的公务员差不多,只要你有本事、经人保荐后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太学里头的教书先生,那你从此就算是有了个铁饭碗。
且能够给整个太学的学生上课,将来可以发展出多少人脉啊!哪怕退一步来讲,将来齐大郎若是不想在太学教书了,依然可以走关系谋个一官半职,他出仕为官的资格一辈子都会在,不会因为进入太学教书而被取消。
除此之外,张巧儿想得比齐大郎更为久远一些,并且还直接想到了现代的补习班———要是齐大郎在太学里教出了名气来,那就可以效仿现代的老师在古代开个补习班,专门给学习差的学生开小灶补习,这也是个不错的赚钱好路子啊!
再说了,学生的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够金榜题名,什么钱不愿意花?补习这点小钱更是十分乐意掏,指不定为了让齐大郎对自家孩子多费点心思,家长还会争先恐后的送礼上门等等……
张巧儿越想越乐呵,越YY越觉得教书先生是一份既清闲、又有很“钱”途的职业!并深刻的认为教书比辛辛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