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立断,第二天就去糖厂办了内退,让儿媳妇顶上去,给两家人消弭了一场纷争。
肖大伯和江父一样,都只是钢筋厂的一个普通职工,一世人没多大的本事。
肖大伯最出息的事情就是娶对了老婆,家里孩子能立起来,全靠肖婶子一个人统管全家。
现在肖婶子就在家带带孙子,给孩子们出出工作和生活上的小主意,不乱插手他们的事情,面子上得到了尊重,里子又得到了孝敬,说是筒子楼里过得最好的老太太也不为过。
......
江欣把这些事咀嚼了一番,由衷地对肖婶子感到佩服。
“婶子,我明白,您都是为了我们家好。”江欣也向她道谢,“我爸妈就是太舍不得我,一听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就受不了。”
肖婶子很满意江欣能把她的话听进去:“欣欣,你是婶子看着长大的,婶子不是坏人,不会坑你。你要是嫁了霍营长,在解决自己婚姻问题的同时,甚至还能把家里的问题都给连带解决了 。”
“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可孩子终究要离家,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能管孩子到几岁呢?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远香近臭。”
“何况人贵自立,是不是?”
江欣笑得很诚恳:“婶子,您让我考虑一下。”
“行,婶子等你答复。”肖婶子眉开眼笑。
“按说,这个霍营长条件这么好,没人给他做媒吗?”江欣不解。
她当江心的时候,谈过两次简单的恋爱,没有结婚,但也知道婚恋市场是讲究条件和门当户对的,肖婶子没说错,家里什么水平,认识的人就是什么水平。
若这个霍营长条件这样好,那怎么会找不到老婆?
“这说起来,也不是没有,光是这几天就有两个。”肖婶子和她八卦起来。
“有个妇女,三十多岁,丈夫被打成□□,送到乡下放牛去了,两人就划清关系,离了婚。她自己带了四个孩子,很不容易,听说霍营长的事,说愿意跟着他去,但是要带上四个孩子。霍营长一想,那他得养一大家子,就没同意。”
肖婶子又想了想,说起另一个人。
“还有一个,年纪比你小,才二十岁,返城探亲的知青,听说能嫁给军人,当军嫂光荣,立刻就点头答应了,但是她爸妈要彩礼五百块钱,还要三转一响。霍营长想都没想,立刻就回了。”
江欣心里暗自嗟叹,看来结婚难、二婚难,是每个时代都会遇到的问题啊!
“行了,我得把孙子接回来了,你想清楚了就和婶子说一声。”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