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她为何要与温应淮结交,总觉得是商人狡诈, 她受了蒙蔽。
温应淮没有自己的私心吗?不, 他有。
甚至从未在她面前掩藏过,坦坦荡荡地说出与她交好,虽不会以此来谋生意,但是从此往后他在书院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起码他可以正常出入藏书阁而不会被世家子弟驱赶, 也不会平白无故遭人冤枉。
虽还是有冷言冷语,但对于他而言都可忍受。
这都是与贺攸宁结交带来的好处, 自己努力两三年靠着学业做不到的事,只需要她往他身边一站,好似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贺攸宁不傻, 这些她都知道, 但她从温应淮身上得到的反馈更多。
鸣山书院的众人不会懂, 或许温应淮也是后来在与她的相处中慢慢理解的。
她去鸣山书院读书一事无疑是向世人告知,在过去皇家与世家的争斗中, 皇室败了, 这就是失败者屈服的表现。
是世家胜利的战利品, 是皇家不得已而为之的屈辱。
景成帝不愿却也无可奈何,但这件事中,没有一个人考虑到她的想法。
他们只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又懂得什么呢?或许,有人懂,但那又如何,她不过是个孩子,依附于皇家,又有什么能力反抗。
但他们都忘了,贺攸宁生下来便是公主,雍容华贵的身份预示着她鼎盛之极的人生,而不是成为棋子任人摆布,沦落为他人口中的笑谈。
她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这样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年纪尚小的她第一次明白恨是什么滋味,她恨景成帝的懦弱屈服,恨世家的仗势欺人,更恨自己无能为力。
原来权势是这般有用的东西,轻而易举便能将人变成自己棋盘上的一粒子。
终于,她找到造成一切事情的源头,那便是世家手里握着的东西,权势、地位、资源,这些本应该由皇家收放自如的东西,却没有掌握控制权。
景成帝虽有谋略,但行事总是瞻前顾后,错失良机,这才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
是以,贺攸宁就像个局外之人一般进入鸣山书院,表面上她是这里最尊贵的存在,可她心里明白,本为世家的贺家能推翻旧主称帝,那他们之中任何人都可以。
他们是同窗,但未来某一天也许会成为敌人。
居安思危四字刻在她的脑海中,她警惕地观察周围的一切,记下众人的脾气秉性。
在鸣山书院的每一天,她都这般度过,带着不为人知的心思与人交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