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了武装,至少不用惧怕流匪。
易苏还偷偷与父亲通信。他在离开之时,父亲给了他一只神奇的信鸽。不知道那信鸽怎么训练的,每次都能完成他与父亲的通信。通过信鸽,易苏将家中事细细讲给父亲听,比如那些叔伯的可恶,比如祖母和母亲的不易,比如对弟弟的担忧,比如对流匪的害怕,以及他对所居住的乡村的改造。
易钊不敢去接家眷。因为家眷所在地,与易家的地盘,隔着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若是从那地盘过,绝对会被拦下来。且他父亲还信任自己那些兄弟,甚至以为自家落下的那些家眷真是意外。若是他派人去接,说不得后脚他那些兄弟就派人截杀,或者走漏消息。
易钊只得通过书信,指导儿子怎么掌控家中,掌控乡中人,建立保护自己的武装,在割据势力的夹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
不知道易苏是不是真有几分好运相伴,易苏没遇上大军过境,没遇上成势力的流匪,甚至没遇上难缠之人,较为顺利便收拢了所在乡村之人,并且很快就按照易钊书信所写,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势力。
易苏借着后世从书本和影视中所看到的,还打起了信息战。每次有人过来,他就将乡村伪装成被流匪打击得摇摇欲坠的样子。他们有被烧毁的房子,有装残疾的村民,有哭嚎的老人,有连片的坟墓,有吃树皮泥土的小孩,还有已经疯了的毁容了的妇女。
每次有人路过,便是这一副人间惨景。
这样消息传开之后,没人再会关心这一处本就不是富饶之地、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的村子。这村子倒是成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虽然生活不一定好,但至少比起外界而言,已经很是平稳了。
这也是易苏的祖母和母亲的智慧。他们找到的这乡村在大山之中,只一条路与外界相连,所以想要“伪装”也容易。且真有其他军队来,易苏已经让人在山上开凿了不少住处和堡垒,化整为零,他们也能熬得过去。
不过显然易苏运气真的好,他还没遇到这种最危险的时候。
时间飞逝,他弟弟都九岁了。
易苏和易钊传信的鸽子已经换了几只,也不知道那鸽子怎么训练的,既然都能顺利传信。
终于,易苏得到好消息。他家很厉害,要打到京城了,那在中间杵着的势力也已经被自家打散了,现在祖父要派人来接自己进京。
自己先走,祖母母亲和弟弟随后。
至于为什么自己要先走,据说是祖父和父亲想念。
这也说得通。
只是易荀对易苏黏得紧,不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