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今年可是窜条了,长高了不少。他咋把自己减下来的,如今看着修长,少年活力十足。”
“没长多少,他就是瘦了,显得他高了。买衣裳还是去年那个码,就是把宽处和身高匀了匀。”
闲话几句老韩开车带媳妇回家,翌日跟李霞出差去上海。这回一起的有五六个,带的大部分全是厂里的新品,广告上的那种。
展厅里他们的位置不算太好,但那靓丽的颜色只要走过的人都会被吸引目光。造型各异的台扇谁过来都会瞅一眼,开始有人跟他们接洽。
一位女士开口就是英文,李霞勉强跟人对话。看她英文不流利,对方放慢了语速。这回连说带比划的沟通没问题。
对方是东南亚的家电经销商,东南亚气候炎热,风扇卖的好。而东南亚好几个国家经济都比较发达,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性能。她觉得这种造型独树一帜,肯定能在一众普通风扇中脱颖而出。
第一天就接了一单出口,韩军望着老板不可置信。比普通的贵,就是外型不一样而已,居然不仅在国内打开了销路,这一下子国外的销路也打开了。
“老板,买东西真的有人看外表?”
俩助理在收拾摊位,李霞收起订单。“光外型好看肯定不行。产品第一肯定还是性能,然后是价格。性能没问题,价格也差不了多少,那外型自然就加分了。”
“牛。几个国内的经销商也说你思维独到,旁人还在想价格战的时候你已经另辟蹊径。从外貌上做文章,一下子就破了他们的价格战。不用担心被他们用价格耗死。”
“走了,回酒店,明天继续。”
“老板,如果他们仿造我的怎么办?”
“仿造也需要时间。有一年时间我们早已大赚特赚。这一年时间让研发部在性能上做改进,比如微波炉增加更多的
火力调节,其他产品也改进功能。将产品往方便、节能、美观上不断改进。保持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他们仿造就只能跟我们屁股后头捡屁吃。”
韩军这回真心的给李霞竖大拇指,李霞笑笑不吭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不起你的夸耀。
翌日展销会继续,李霞摊位有韩军看着,她背着包四处转悠。九十年代了,早已过了物质匮乏的时候。展销会上有传统的也有新起的东西。
转了一圈给家人买了些东西,摊位上自有了第一份订单后开始陆续有人下单,有国内的有两家弯弯的。
拿着这订单李霞笑了,要知道九十年代电器可是日资的天下。她能在日资的挤压下打开国外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