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解?
消费者的关注点不是事实真相,或者潜意识觉得这个真假难辨。反应在市场就是我不买你的,管你是好是赖。只要我不买你的,你就害不了我。要树立一个品牌有多难,可要毁掉一个品牌,可能就只需要一个契机,一场嘴仗。
如今最该做的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谁的责任,而是应该尽快平息事件,可对方却压根不现身。
晚上临睡,沈海阳打来了电话询问事情进展。听完
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这不是打官司,输就是输赢就是赢,如今打的这是舆论战。这种事儿需要赶快压下去。不能让它持续发酵。不然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牌子出事儿了,别买。
“我再给老徐打个电话,让他抓紧找人。找到人就好办了,不管什么原因,花钱赶快将事情压下去。”
一晚上没怎么睡,翌日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了。官方给了证明,等人走后方龙仔细说调查结果。
“起火点是插板。劣质插板承载不了取暖器的功率引发的火灾。但是……我们的产品被人动过手脚,里头的保护被人为拆掉了。他们应该是想让电暖气起火,结果先着火的却是家里的劣质插板和线路。”
方龙作为一个技术宅,也能敏锐感知这事儿有幕后黑手。不过幕后黑手没想到取暖器被拆掉了保护组织,先着火的却是插板和线路。
“取暖器呢,还能作为证据吗?”
方龙点头:“发现的很及时,只烧了上头一点儿。作为证据没问题,我们可以证明这事儿是人为的。”
消防的人员跟韩军七拐八拐的能搭上些关系,再加上沈海阳认识公安局长,这事儿才这么快有结果。
有了官方的结果,李霞和韩军赶快找记者。争取今晚新闻发出去,同时再次呼吁当事人尽快跟她联系。
“出于人道主义,我们厂愿意为老人的治疗尽一份心力。”
俩人商议良久,还是决定走人道主义这条路。事实证明不是他们的产品不合格,但他们作为厂家,只能出于人道主义来赔偿,否则这个时期的老百姓就会觉得她们欺负人。观念的缘故,事情只能这么办。
一边在电视上呼吁对方出来,一边公安局也在帮忙寻找。李霞这一天时间让经销商找了人帮忙。大家在当事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蹲点,争取尽快将他找出来。
而当事人此时出动了,偷摸和省晚报的记者碰头。“我们也不懂,我只是听我母亲说看到取暖器着火了。家里之前一直很正常的,就是今年老人一直怕冷买了这个取暖器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晚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