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就是为了两位活佛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心里已经取中了这个主意,脸上还挂着微笑,口道:“儿子回去再想想。”
淑嘉瞪眼,也只能让儿子回去了。后宫干政,至少现在这个朝代是很忌讳的一件事情,今天这些话,她在胤礽面前就没说,只能跟儿子说。倒不是今天说的内容不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她是不会跟儿子说,让儿子去触霉头的。她很肯定,是在清代对活佛灵童转世的择选活动形成了定制的。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电视新闻里把十一世班禅的挑选当成重大事件连着报了很久,还有一系列科普节目。
而胤礽本人也说过了活佛的重要性,打败了准部,西藏就有了世俗权利的真空。即使不派员去管理,朝廷驻兵也不是不可能的。摸不着头脑N年之后,淑嘉终于剧情早知道了一回,不能跟皇帝说,倒是可以跟太子念叨,这就是生儿子的好处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跟他掉花枪!儿子居然拿官场上那一套到她面前来玩,淑嘉好气又好笑,也不知道儿子的主意如何,只能静等结果。
——————————————————————————————————————————
弘旦还真不是完全类型他娘,他额娘说的话确实有启发。三十余年间,准部已经声势浩大地两度摆出了东侵的架式,第一次,达…赖的影子清晰可见,眼下这一次,如果让策妄阿喇布坦阴谋得逞,达…赖该实体化地与朝廷作对了。天晓得会不会还有下一回,藏地必须归中央,至少活佛应该与中央保持某种特别坚定的关系。
但是,国家大事绝不是一个女人拍拍脑袋,或者是开了剧情早知道金手指之后说一句就能够搞定的。如果要把西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不派员是不行的,那么,此人级别如何?全面性要配多少人?如何定义此人与两大活佛之间的关系?
两大活佛的择选要在中央可知的范围内,这又要如何操作?
还要,驻军看来是必须的了,那么……调哪里的兵去?又要调多少兵?粮饷从哪里拨?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级别的?有没有临机专断之权?
需要考虑的问题多着呢。
想法是好的,操作是艰难的。弘旦如果想把这个想法在胤礽面前说出来,他就必须事先充实这个想法。否则光有一个创意,再问下文他噎住了,便显得是“偶得”而非是自己的水平就有这么高了。
淑嘉的自知之明也正在于此,她只是吹吹边风,极少直言朝政该如何如何做。一是后宫不得干政,二也是知道自己的不足。
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