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为户部主事亲王,雍王可不想被逼到要上吊的时候才动手改革。能够从从容容地过日子,谁想勒紧裤腰带呢?情况本来就很糟糕了嘛!
胤礽也知道雍王说的都是实情,还是想稳妥一些的:“大战未平,便要先减赋?”不加赋而开支增加,形同于减赋。
弘旦想了一想,笑道:“汗阿玛,这其实也不算是减赋了。就算朝廷要收这些赋,他们交不上来,积年而成逋赋,汗阿玛为表仁德,还是要免了他们的。”
胤礽依旧没有同意,只表示要再想想。
————————————————————————————————————————
在遥远的准噶尔,胤礽的对头策妄阿喇布坦也在跟手下大臣们开会,策妄阿喇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凌也在场。
起因却是策妄阿喇布坦接到了他的大将大策凌敦多布的一封书信:“策凌敦多布说,现在与清兵相持,我部粮草补给已见短缺,想要回撤。”
小策凌敦多布已经回来了,此时便道:“这岂不是无功而返么?”脸上不免带出晦气来,“白跑了一趟,死了这么多人、花了这么多钱,还差点叫老毛子占了便宜,这口鸟气怎么咽得个去?!”
噶尔丹策凌眉头紧锁,许久方道:“也不尽然。咱们有损耗,难道清廷的损耗不是更大?不过他们眼下更支撑得住罢了。再者,是咱们离藏地近还是清廷离藏地近?眼下撤就撤了,咱们撤了,清廷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的,还能再留在藏地不成?等他们走了,咱们修整完毕,大军轻骑几日之内又可抵拉萨城下。到时候清廷又要花钱打仗了,嘿嘿。”拖死他们!
要撤兵,对于策妄阿喇布坦来说是个恼火的决定,他老人家横行中亚还从来没吃过这样的亏。从一个统治者的理智上说,大策凌敦多布的建议是正确的,策妄阿喇布坦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心里依旧不舒服。
然而儿子如此长进,又让策妄阿喇布坦心生宽慰。这一次的小小挫折算什么?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比打一场胜仗有意义多了。大策凌的书信他事先并未给儿子看过,而儿子能有这样的见识,真是可喜可贺!
这只是战略性撤退,可不是败逃。鸷鸟将击,卑飞敛羽。正该如此。
“就这样!”至于如何撤退而不被清军所乘,策妄阿喇布坦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大策凌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他就不是带着六千人拿下西藏的一代名将了。
清军是谨慎的,带兵将领在屡次与准部的交手中也明白了这个对手的厉害,以及自己手下兵员素质实在比不上人家。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