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风严格的了。
赫舍里氏咳嗽两声:“是呢。”
“打从主子娘娘入宫开始,里里外外都说这位是最重规矩的,果不其然!”赫奕夫人如今是看谁都顺眼。
“额娘待我很好,这几年要不是她护着,我这……也没有这么顺心。就是这回,赏了许多东西。我有数儿,比起老四媳妇那时候,贵重了许多。”赫舍里氏对婆婆也是真心感激了。
赫奕夫人脑袋更往女儿那里凑近了几分:“主子娘娘如此爱护你,你也不能恃宠而骄了。”
“这是自然。”
“呃……明年就又是大挑了,你心里就没个主意?”
赫舍里氏想的是,如今自己怀孕了,哪还用得着再指秀女呢?自己的陪嫁丫头是不要想让弘旦收房了,但是这宫里的宫女还是有的。她这也是自己的小心思了,秀女入东宫,必是指婚。顶着“指婚”二字,身份就更超然。宫女再得宠,没有父母之命这个倚仗,处理起来心理负担也小。
赫奕夫人想的也是这个:“如今你有了身孕,不能伺候太子爷,你再不上上心,主子娘娘自在眼里,倒要觉得你不懂事儿了。照我说,今年小选不是新进了许多小丫头么?如今规矩也学得全了,你留心看一看,择一两个,她们也要念着你的好。主子娘娘见太子爷身边有人伺候了,明年手里松一松,你也好过些。”
赫舍里氏心里并不痛快,却知母亲说的是实情,面皮绷了一阵儿,又松下来:“您说的是。”
“还是!你这已经算是好的啦,有婆婆的人,凡事多想一些才好。”
这里母女两个讨论得热火朝天,却不知道她们说的那位婆婆,对于儿子的私生活,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兴趣。对于给儿子找小老婆这件事情,不过迫不得己(儿媳妇生不出来),她是不会干的。
她跟她儿媳妇又不是天敌,没事儿给儿媳妇添个堵什么的事情,有脑子的婆婆都不会干。小事情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遇到了大事,那就不是弄个小老婆能解决的了。
淑嘉在第一时间就去东宫看过了赫舍里氏,颁下了赏赐,而后却并没有在东宫多呆,径回了坤宁宫,听取汇报。
赵国士翻着簿子:“今年放二十五岁以上出宫宫女六五十二人,新进使唤宫女七十八人,共有使唤宫女七百零三人……”
后宫佳丽三千,在清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按照规定,不但后妃是要在旗的,连宫女都必须是包衣籍的,也是旗人。如密太嫔那样的纯汉家女子,实在是特例。
是以整个紫禁城里,连主子加奴才,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