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极出名儿,呆会儿咱们可得好生看看。”
周围几位夫人都纷纷点头称是,奉直大夫的母亲徐夫人因年长,青阳便将她安置在她右手的座位上,听她们提及明华园西厢记唱得好,她连忙点头附和。又道:“皇子妃和公主两个合该是有缘分的,点戏都点到一起去了!”
“是呀!徐姐姐不说,咱们还没注意到呢!”坐在流光背后的一位妇人见状说道:“方才公主可不就是点的西厢记!”
夫人们又是一番奉承,翻来覆去的意指流光和青阳公主两个有缘,又说她们两个有说有笑的感情好什么的。流光含笑以对,心里打着鼓,这仗势,要说青阳公主邀她来真是为了看戏,打死她都不信。她拉了这么些女人来造势,所求必定不简单。宁熹让她过来,是要她应下?
因在场之人中青阳公主和三皇子妃的身份最为尊贵,恰巧她们俩点的都是西厢记,这第一场,自然就是唱西厢记了。戏班上的人都去下面准备开场了,青阳公主便亲络地挽起身旁流光的手臂,小声说道:“可是恭喜你们府上了,我听驸马说三皇兄封王的旨意已拟好了,父皇点了个‘昌’字,封地虽然远,可封得却是比顺皇叔还多呢!”
青阳公主的驸马是鸿胪寺少卿,管的就是朝会仪节上的事。宁熹也说和流光说过,封王之事陛下早交给鸿胪寺拟定了。青阳透露给她的,必然是真的,只不过这个昌字是什么意思?昌王,听着可不怎么好听!把宁熹的封地分封得远且多,又是个什么意思?
可惜不及流光多想,周围听到她们说话的夫人们就上来道贺了,流光自然又是一番委蛇应付。好不容易歇口气喝了口茶,戏台子上已经开始唱第一折“张君瑞闹道场”了。
脑子里装了事儿,流光自然就对戏台子上依依呀呀唱戏的角儿不怎么感兴趣,左右张望了一下,见别人都笑呵呵地认真看着,也只好沉住气来慢慢看,直到从第二折“崔莺莺夜听琴”唱到了第三折“张君瑞害相思”,终是受不了台子上的敲敲打打,留曼箐和柳箐在此,借口净手走了出去,绕到戏台子外面的园子里走走,静静心。
太子已经确立,宁塬即是未来的国君,此时封宁熹为王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那个昌字让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这个可不是什么好字,说好听些,是昌盛的意思,可要说不好的话,那就是这个字太容易惹是非了。将来宁塬登基做了皇帝,只怕对“昌王”两个字亦是同她此时的想法,怎么都觉得胸口发哽。舒畅不起来。
陛下把宁熹分封得远离尚阳,封地却是辽阔,是为让宁塬以后即位顺利一些?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