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下,心里还有个期盼,盼着早日等到方哥哥来娶她。李奶奶生前,眼光独到的给李玉儿安排了一桩婚事,是方寡妇家的读书郎方以凡。
可问题恰恰是李奶奶的眼光太好了,那少年郎方以凡相貌清俊,前段时日考上了秀才。已经当上秀才老爷,自然看不上无依无靠的李玉儿,一纸退婚书送来,叫李玉儿寻了短见。
第一个发现李玉儿撞墙自尽的是李欢儿,她也发现了散落在一旁的退婚书,明白了玉儿为何想不开。
李欢儿慌里慌张的请了大夫,可寻死的人没了求生意志,药石无医,准备后事不过是时日问题罢了。
连大夫都让他们给李玉儿准备后事了,她再醒来李欢儿怎能不惊怎能不喜。
李欢儿仿佛是水做的似的,动不动望着黎卿便哭个不停,“傻玉儿,你可别再有这种念头。”
黎卿躺在李家假寐时,最常听见的就是李欢儿的劝慰。在黎卿又一次看到李欢儿在偷偷抹眼泪时,她坐起身,给李欢儿擦了擦眼泪。
“我不会寻短见。”黎卿正色道。因为那个柔弱的被退婚书压倒最后一根稻草的李玉儿已经香消玉殒了。
李欢儿瞧瞧看黎卿的神色,不似作假,惊喜的说道:“你能想通再好不过了。我去给你端药,今日是最后一副药了,喝了你身子就好了。你躺下,别动。”李欢儿方才还哭呢,现在又笑了。
黎卿对李欢儿的善意有些承受不起,只因,她是假冒的李玉儿。
片刻后,门外传来压抑的争吵声,黎卿蹙眉。
她身子好些了,外头不知什么情况,她好像听到李欢儿的哭泣声了。这两日承蒙她的照顾,黎卿想到李欢儿方才的哭声,赶忙走了出去。
黎卿脑袋上的伤挺深的,这两日没怎么下过床,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她所居住的院子的全貌。
这小院落收拾的很干净,可是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家人的条件并不算好。
争吵声又传了过来,隐隐的还带着抽泣声。
“欢儿,你懂事点。这两天请大夫和药费花了咱们家多少银钱。”一个焦急的女声苦劝着。
“娘亲不是铁石心肠,可咱家的情况真的不能一直养着玉儿啊。”他们家不过是种田人家,这一个铜钱都恨不得掰开两个用。儿子娶妻生子,要用钱的地方多,女儿年岁大了要出嫁,嫁妆总是要准备些的。当初他们家收留李玉儿,一方面是女儿苦苦的哀求,一方面是李玉儿一个孤女的确可怜。这两年他们待李玉儿也是好的,想着把李玉儿养到嫁人,作为一个街坊邻居,他们李家也仁至义尽了。可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