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外,再无其他。
终于,王衍与武帝商议,欲让其弟王澄迎娶襄城公主,以此巩固和驾驭王氏一族。他将如意算盘打的这样好,却没料到襄城公主选择了他,王澄气疯了,恨不能拿剑刺死他,看吧,他们王氏一族只有利益,永远没有亲情,就如同那年父亲被参奏谋反,朝堂之上,王衍不愿得罪国舅爷,甚至不曾为父亲说一句辩解的话。
娶了襄城公主,意味着平步青云,但也意味着从此欠了这个女人,从此便要被武帝牵制,他王敦从不会对任何人妥协。但是,父亲的话就在耳边:
处仲,你若要做桀骜的野狼,首先要站在俯视别人的高度,只有狼的天性,是无法活下去的。
新婚之夜,他对襄城公主客气而疏离,他说:“你要是后悔还来得及,我们之间是利益的交换,娶了你我便是驸马都尉,将来要以王氏家族的兵力效忠朝廷,誓死效忠,这才是你父皇想要的,各取所需,是件很公平的事。”
他兴许残忍,但心里还是有良心的,娶了襄城公主,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平步青云,因为不久之后,武帝病逝,惠帝登基,贾后乱政,直到齐王叛乱,八王争权,天下民不聊生。
他还是要靠自己的,一步步手握刀剑,以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奠基脚下的路,在这一点上,琅邪王与他很相似,这也是他与茂弘愿意追随的原因。但说到底,他与茂弘毕竟不同,他没有茂弘高尚,茂弘对琅邪王绝对忠诚,但从始自终,他为的都是自己。
征战沙场,诛杀权臣,直到夺下王衍手中的大权,他终于成功了,直到这时,已经很多年了。他去了佛门之地,欲将两个弟弟接回去,他已经站在足够的高度,已经有了庇护他们的能力,但是二弟不愿回来,他已经是佛门高僧竺道潜,他将一本《般若经》交到他手中,说:“杀戮太重,为佛门所不容,竺道潜欲为大哥赎罪,此生皈依我佛,望大哥好自为之。”
杀戮太重?好自为之?赎罪?他笑了,冷笑,嘲笑,更是凄然的笑,他不在乎,什么佛门,什么《般若经》,他呲之以鼻。
他是注定的冷面修罗,注定要双手沾满鲜血……
他与襄城公主相敬如宾,对她多年如一,哪怕他也有别的女人,但不过是过眼云烟,他还有了王皎,他的女儿,他站在权利之上,拥兵自重,还有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女儿。
一切都有了,他却越发空虚了。原以为这一生都要这样走下去,恍然如梦,平淡无奇,不过是一场匆匆轮回,活着,不过如此。
直到那个女子的出现。
她很美,淡然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