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回头看向出声之人,仍是先前那位姑娘,此时她的桌上已经收拾妥当。
先生思索一阵后,将折扇指向姑娘,“这位姑娘问得好!”众人唏嘘,重新面向先生,问道:“对啊,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换了只手握住折扇,如是道来,“事情是这样的……”姑娘绕过自己的桌子,与大家坐在一块儿,凝神聆听。
“丘国打退贼兵之后,非但没有损兵折将,反而国力更胜。加上救了袁国的燃眉之急,两国从此结下秦晋之好。为此,袁国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首先支持丘国,这一抛砖引玉,令其他三国面临两大强国联合的局势,不得不俯首称臣。然而国力仅次于这二国的明国不甘就此拱让山河,便死守城门。明国不及丘国兵力强盛,这太平的日子也就跟着结束了,明国成了明城,这天下也成了皇甫家的天下,一晃十年……”先生三年两语将天下时局分析开来,大家感叹命运多舛,并不敢多言。毕竟这种关乎朝廷之事听听也就罢了,一旦多言,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不过好奇心人皆有之,就在大家还想听下去时,先生来了一句最老套的话,“今天的故事就到这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说完,便起身收拾案上东西。
大家一见先生欲走,纷纷散场,各自回家。而姑娘仍旧坐在原地,看着先生,待人散尽,她才站起来,挪动着身子,阴险地笑看着先生:“邹先生,你好坏!总是吊大家的胃口!”先生原来姓邹,不知道名字。他喝了口茶,放下杯子,无奈道:“我的小姑奶奶,你行行好行么?这个故事你从头到尾不是听了不下百遍了?你听不腻,先生我都说腻了!”
姑娘站直身子,巧笑道:“可是,你就只会说这个啊!”被戳到软肋,邹先生嘴角抽搐,自己即使能说会道,终究说不过眼前这个小丫头片子。他摇头叹气不说话,姑娘问他:“怎么了?先生莫不是生气了?”
邹先生摇头,“只怕今后连这个故事都不能说了。”他瞬间变得深沉,这是姑娘最怕的状态,因为每当先生垮下脸,总没有好事,不是哪里不舒服,就是编不出新的故事,翻来覆去总是那些个套路,偏偏也就有人爱听,而且怎么听也听不腻。每次还会十分热心地帮着寻找新客人前来酒楼听书,说是有免费茶水提供,那些人一听说不仅可以听书,还有便宜可捞,问也不问,便跟着蜂拥而至。所以每到午后至傍晚这段时辰,云凤楼里总会高朋满座。
而这位姑娘,从不缺席。除了是给邹先生捧场,也是为了照顾云凤楼的生意。因为她就是这家酒楼的老板娘。年仅十二,掌管一家小小的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