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结束,已经是十五分钟之后了,在掌声中,帷幕慢慢落下。
博格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劳拉的编曲水平上升了,后半段感觉比前半段要好。”
“也不看看是谁教的。”布鲁尔傲娇地为自己揽功劳。
博格:“在去年一整年,都是我在培养她。”
“我教了她六年。”
“实战经验很重要。”
周围的音乐人面面相觑地看着两个当代音乐大师打起了嘴炮,再看看舞台上,真是有些羡慕,劳拉真的是比其他的音乐家要幸运得多,老师是布鲁尔,还被博格带了一年,这两个随便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却争一个徒弟。
这些音乐人多数也都是学音乐的出身的,觉得音乐梦想无望了,凭借着对音乐的了解,改作音乐评论员亦或者把音乐评论员作为副业。年轻的时候,谁都会有一两个美梦,比如说,被某一位大师看上了,收做徒弟,当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也只能感叹一句人各有命。
一般个人演奏会的时间很短,周璟然准备的曲目有八首,弹了一个半小时,个人演奏会就结束了。毕竟不是交响乐,就一架钢琴在弹奏,不可能弹个四五个小时。
这一个半小时,周璟然没有歇息的时间,怕出错,神经的弦都是绷紧的,结束的时候,帷幕刚落下,她就瘫软地坐在舞台上,感受到咚咚咚的心跳,耳朵里是外面观众们走出去的熙攘声,她才感受到紧张。
第一次个人演奏会,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后续显然并没有这么结束,第二天,罗伯特是最早发表音乐评论的。
第096章
但是,后续显然并没有这么结束,第二天,罗伯特是最早发表音乐评论的。
罗伯特的音乐评论发布在《m》主刊上,占了一整页。
【现代音乐界相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起来,显然有些衰弱,人才链条的断裂,层次的缺失,至今已经少有天赋出众的音乐家了,如果要说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算起来,布鲁尔的最后一位弟子,劳拉·周,算得上是新生代中最出众的音乐家之一了。这位年仅十六周岁的天才钢琴家,在昨日举办了她的第一次个人演奏会,很荣幸,我得到了邀请。
曾经布鲁尔大师曾放出话再也不收徒弟,然而,之后,他却收了劳拉,当然这的确是他最后一位弟子,当时年仅十岁的劳拉得到了布鲁尔的赏识,进入了大不列颠皇家艺术学院,世界顶级的音乐大师为她单独上课。很多人都奇怪,那个女孩有什么魔力,可以让大师破格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