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也努力了一把,去水下催了几吨仙女果出来,又让天晴领着竺间月和史中正跑了趟俄罗斯,愣是挖了两个专家过来。
于是这天中午,电厂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最核心的机组问题解决了,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开春,岛上就可以通电了!
日化厂再也不用紧着小型发电机抠抠搜搜的生产那么一点点东西了,军工厂也可以卷起袖子大力生产了。
一切,都因为一个电字而等待着井喷式的发展。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安六合能做的都做了,便安安心心养胎。
六月,完成了夏粮收获和统计的南方双季水稻产区传来了喜报,隆安一号巨型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六百五十斤!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以往一亩水稻可能有个五六百斤就不错了,可现在,种一亩地顶过去三亩地了。
可相对应的,对化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岛上没有化肥厂,全靠海岛自身的一整套循环——土地种粮食蔬菜,人吃粮食蔬菜,排便,沤肥,浇灌粮食蔬菜,倒也获得了跟使用化肥不相上下的效果。
完成了夏收的海岛,统计出来的数字居然比南方产区还高了一些,亩产足足一千七百斤!
一时间,袁大哥坐不住了,说要来岛上亲自看看。
安六合这天早早起来了,换了身神清气爽的白衬衫藏青长裤,把子琰交给了周中擎,随后领着小杰和蕾蕾在码头这里等着。
两人好久不见,亲切地握了握手,随后安六合领着他在岛上到处转了转:“化肥起效虽然快,但我个人觉得,长期以往不见得是好事。一是化肥持久性差,养分单一,虽然见效快,但很容易让土壤板结,破坏里面原本的土壤环境,二是可能会影响作物的品质,第三个我觉得最关键,化肥要花钱啊,农民在地里刨食,为了增产不得不购买化肥。现在化肥是国营的还好,可万一呢,万一有一天市场乱象了,农民对化肥产生了依赖,再也回不去那个沉下心来好好沤肥反哺大地的时代了,到时候化肥就是卡主农民咽喉的刽子手。买,成本太高,不买,粮食产量提不上去,一年到头全部白忙。”
袁大哥也有同感:“岛上环境真不错啊,你们居然安排了专门的粪便收集和处理中队,这一点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是啊,咱现在是集体经济,集体种植,少不得有人偷奸耍滑的,但凡逮到那样的,就让他到粪便中队来,熏他个几天就不敢了。所以你看,我也不怕这个中队招不到人,因为每个生产队都是有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三层监督和考核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