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角落坐着,偶尔插上一句话不至于被冷落,他聪明至极,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周围的人也能隐隐察觉到他的机敏之处,对他从一开始的轻视变成了如今可以玩在一起的好友。
今天他照旧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着,室内热气融融,一群太学公子哥儿们猜拳耍酒疯,闹得一个比一个欢腾,楚章就坐在一旁瞧,然后一个醉的恍恍惚惚的家伙被拖出来扔到了他边上,央他看着点儿醒醒酒,楚章也不可无不可地应了。
那家伙睡了半刻钟,大约是清醒了一点儿,爬起来对楚章嬉皮笑脸地道了谢,一转头就扭不回去了,直愣愣地盯着外面街道出神。
“哇,那是哪家的哥哥?”
说话的是姚侯家的幺子姚昉,他跳上来压着醉鬼的脑袋往外看,眼里是亮闪闪的星星。这话听着有些轻薄,但对他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尊重了,姚昉年纪小,不过十四,姚家和高门显贵联姻极多,可以说满京都的高门公子他都能拐弯抹角称呼一句哥哥,能被他称一句哥哥,对一些没落名门来说,算得上是好事。
楼下那位玄衣的公子显然也是出身高门,姚昉趴在那个醉酒的家伙身上,招手叫来房中一众学子,众人对其风度一番惊叹后,也开始琢磨那人的身份。
“这气度了不得,应当是大家族出来的。”兰台令之子啧啧赞叹道。
“颇有古风、颇有古风……”有人翻来覆去只念叨这一句,被边上的人按着头推开了,“谁不知道啊!他穿的衣服不就是前朝流行的款式么!”
大魏对于前朝并不忌讳,穿前朝的衣物并不是什么要砍头的大事,不过前朝崇尚自由疏阔,衣服多垂坠飘逸,换句话说就是费布料,而大魏推崇节俭,因此也少有人这样穿。
“他的禁步……实在是好……应当是确凿无疑的古物,我在书上看到过前朝文皇后仿佛有个相似的……”这是个眼尖的。
“山阴许氏那个文皇后?山阴许氏现在还有后人吗?”有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
“早就没了吧!二十年战乱,最先被杀的就是那些门阀氏族,尤其是以山阴许氏为首的那一批门阀,在最开始南逃的时候就被杀的差不多了。”
虽然是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前朝往事,但这些纨绔子弟们说起来还是满眼放光。
“唔……听说山阴许氏嫡脉最后一位公子死的还可惨。”有人悄悄压低了声音。
“是那个‘楼东玉树’?”马上有人想起来他说的是谁,“被末帝赞为‘觑此童子之颜,如花方盛,如春方生’的许氏幺子?”
“就是他,《容止》卷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