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直至这些话传到了周二柱的耳朵里,他看向自家大哥,不是他说,大哥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像这样尽可能贴合了当下处境且考虑周全的法子,当真是他能想出来的吗?
不过,想起突然坐到身后去的老三,周二柱顿时了然,罢了,虽然此前他还想着去了军营,哪怕是给士兵们做饭也好,想法子让他们免了上战场呢,但是既然其他两个兄弟主意已定,他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横竖都是个死字,倒还不如搏上一搏,因而,便冲着周大新点了点头。
估摸着时间,周长宁佯装不经意间回头,看着自家三叔已经在拿起竹筒喝水了,便冲着他轻轻点头,示意这边都已经联络好了,而周三全那边也是一切顺利,不过,为了避免有些人“不稳重”地嚷嚷出来,他和杨永康并未联络太多人,只让除了二人之外、少数的两三个人知道而已。
杨永康接过空竹筒,站起身来,最后冲着周三全点了一下头,眼神坚定,这才向着兵头的方向走去,哪怕是以打猎为生、经常见血的他,此刻也不免有些紧张,不过,想到家里还是个半大小子的儿子,想到他被征兵带走时儿子的嚎啕大哭,他又默默平复了心绪,下定了决心。
既然这高高在上的王爷不给他们活路,那么他们就只能自己去闯出一条路来!
作者有话说:
古代的时候往往都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第四章 行动
“这位官爷,我是周家村的人,想去河边一趟,给竹筒里再装些水,也好在白天赶路的时候喝。”杨永康走近道,同时借着漆黑的天色尽可能地弓着身子,以减轻压迫感,降低对方的警惕心。
兵头不由得皱眉:“怎么又是周家村的?这么多人呢,就你们周家村的人事儿多,再说了,刚才安排人集中去打水的时候你跑去哪里了?现在说要去河边,要是一个个的都像你这样,拖到白天我们都无法启程。”
“官爷,您就行行好吧,您也知道这么个小竹筒有多大的,对于我们这样五大三粗的人来说,最多喝上两口就没了,您不信的话可以颠颠我这竹筒,真的空得连一滴水也倒不出来了,这白天时间那么长,不喝一口水可怎么办呢?还不得渴死在路上。”杨永康一边软声告饶着,一边将手上的空竹筒递过去。
虽然兵头很想说一句“你渴死在路上关我什么事”,但他也不傻,知道在这么多人面前,不能表现出对于人命的无所谓来,眼见着杨永康已经把空竹筒递到了眼前,他漫不经心地伸手去接,当然了,他心里清楚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