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归途,和来的时候的最大区别,怕就是周大新三兄弟隐隐成为了众人当中的核心吧。
周家村虽然距离青石镇不太远,但是由于牛车能够装载的粮食有限,还有不少人需要把粮食背着走,这就大大拖慢了队伍的脚步,等到他们这一行人赶回村子里的时候,天色已经逐渐亮了起来,从村口进入,路过不少人家时已经能够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了。
众人都明白他们这些人逃了兵役的事□□关重大,之后的路该怎么走,总该听听大家伙儿的意见,无论什么时候,随大流虽然不能出挑,但是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因此,一行人径直向着里正家走去,也就是周长宁他们家,其中有些人,哪怕路过了自己家门口,也不敢多做耽搁,而是选择了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农家人向来更勤劳些,尽管并非农忙时节,可是周家人却都已经起床了,根据“周长宁”的记忆,不用多说,他也能猜想出周家此刻的画面,自家母亲厨艺好,必然是在厨房里张罗早饭呢;二婶帮不上厨房里的活计,便只能去后院里喂喂鸡;三婶嫁过来两年多,虽然尚且没有孩子,但是架不住她嘴甜会哄人呀,此时应该是在陪着祖母摘菜吧,至于厨房里烧火的活计,大概率是属于二房堂妹的吧。
想到这儿,周长宁内心既有些许期望,却又多了几分忐忑,不管怎么说,来自长辈们的关爱是属于原来的那个“周长宁”的,而他,不过是个意外来客罢了,也不知道最为熟悉了解“他”的母亲,能不能看出他的不对劲儿来。
周家院子里,周老爷子正坐在院子里看着虎头虎脑的小孙子背书呢,自从昨天那些人来征兵之后便一直愁苦的面色上终于带了些许微薄的笑意,然而,想到刚才大儿媳妇盘点过家里剩下的粮食之后作难的脸色,心底又不由得叹了口气,只是不敢表露出来,剩下的这一屋子人,老的老,小的小,也就他这个糟老头子还能勉强当个顶梁柱使,如果连他也被为难住了,这一家子妇孺岂不是只有抱头痛哭的份儿了?
心里正思绪万千,蓦然听到小孙子中止了背书的声音,兴奋地朝着门口喊道:“爹!大哥!”
嗯?是他这个老头子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吗?要不怎么会听到小孙子这样喊被征兵带走的儿子和孙子呢?忽然想到了某种可能性,周老爷子一下子激动地站起身来,看向大门处,虽然身后还跟着一群人,但是他还没老眼昏花到那个份儿上,站在最前面的,可不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和大孙子嘛。
“爹!我们回来了!”大清早地便“策划”了这样一件大事,又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