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得靠我孙子才能打到猎物,自己都不觉得丢人吗?诶唷,快让我瞧瞧,可没伤着手吧?”说着就要检查一遍。
她这也是老习惯了,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一双手了,自从知道这一点之后,家里的重物周老太太是再没让周长宁沾过手的。
“无辜被迁怒”的周大新:......
周长宁自然是安抚道:“我没事的,手也好好的,话说回来,奶奶,咱们熬完这锅粥以后炖些鸡汤吧?给各位叔伯家也都多少分一些补补身子。”就这么一只还不到三斤重的野鸡,要是炖着吃的话只怕一人都不一定能够分到一口,但要是熬成鸡汤的话,那也不过是多添点儿水的事情,虽说肯定没有鸡肉有营养,但多少也沾点儿肉味儿呢。
周老太太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原先还想着要不要剁一半留着明天吃呢,现下听大孙子这么一说,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是在逃荒的路上了,不比以前在村子里,现在都是露天做饭,谁家吃了什么一目了然,虽说是长宁打到的猎物,可他们家也不能吃独食遭人嫉恨呀,便应下了。
有了柴火,搭的两个简易灶台便有了用武之地,一个用来熬粥,另一个用来烙饼子,理所应当的,这些灶上的活计周长宁是插不上手的,自然,即便他想要沾手,周老太太等人也是不依的。
一时闲了下来的周长宁便带着借来的弓箭去了杨家那边,而此刻,杨永康正看着杨毅拿回来的野鸡作难呢。
“杨叔,东西算是完璧归赵了,我给你依旧放在板车上了啊。”秉持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理念,周长宁也没有自此霸占着人家的弓箭不放的意思,左右收获是两家平分的,有了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杨叔只要自己没时间去打猎,相信借给他用还是很乐意的。
然而杨永康的为难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长宁!等等!这野鸡你拿回去吧,以后一路上还不知道是个怎样的光景呢,但是不管怎么样,肉总归是个稀罕东西,猎物是你打到的,我就是借了一副弓箭而已,又没出力,叔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能占你一个孩子这么大的便宜呢?”
对于这只野鸡,要说杨永康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倒不是为了他自己,只是想着逃荒路上的颠簸,自家儿子身子又弱,总得想法子给他补一补,可是,他更知道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自己出了多少力自己心里最清楚,能打到猎物那也是人家长宁有本事,跟他又没多大关系,更何况,自家是人最少的,“德不配位”是要遭人眼红的。
周长宁只是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杨叔说出口的只是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