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相近的,并不是所谓的“圣母”或者“老好人”,这便足够了,要知道,若是队友都是这样的人,即便他自己是一张王炸,那也是完全带不动的啊。
这边,周家众人各自暗暗行动起来了,周二柱夫妻俩致力于将铺子中的货物换成实打实的银子,周三全夫妇亦是如此,他们做豆腐以及一干豆制品所用到的豆子,都是从城外村子里收上来的,这东西虽然有营养,但是分量重却不顶饱,在逃荒路上自然比不得粮食,所以,还是得早早处置了才是。
不仅如此,在自家新做好的一罐腐乳陆陆续续地卖出去以后,周三全夫妻俩也并未再做新的,有顾客来问的时候,也只说天气渐渐就要热起来了,腐乳容易长霉,这东西只有在冬天才好做之类的话语。
自然而然地,周长平原本要进私塾读书的打算也不得不落空了,幸好还有周长宁在闲来无事之际教一教他,这才让周家众人心里那股“凭白耽误了孩子”的愧疚感稍稍减轻了些许。
说起来,原本还在周家村的时候,周长平作为里正的孙子,家境不算差,家人疼爱,上面还有一个中了童生的堂兄,可以说,小家伙哪怕在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堆儿里,那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如此一来,虽然在家里,有着家人管束,他并未显露出什么不好的习气来,但是在旁的孩子面前,脾气有时就难免显得焦躁了些。
不过,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也并非没有道理,或许是在逃荒路上见到了许多以往不曾见过的场景,或许是受到了家里严肃的氛围影响,总而言之,自打在东阳郡安顿下来,周长平以往读书的时候多少有些坐不住的毛病大大改善了,就算是这些日子被周长宁揪着背书识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时不时地找个借口溜出去走一走,家里人看在眼中,心里倒是欣慰了不少。
唯一进展有些不顺利的大抵便是码头那边的事情了,周三全虽然是听了老爷子的话去码头上打听消息,但他在码头上做活的时间也并没有那么长,而且接触到的大都是最底层的搬运人员,对于更加深入一些的消息压根儿探听不到,因此,事态便僵持在了那里。
还是周长宁想起来了之前准备去找齐钧卖白糖方子的时候,在码头上找的那位王七王管事,经过上次的打交道,此人虽然有几分心计,却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辈,何况,无欲无求的那是圣人,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实际上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情了。
于是,根据周三全在码头上打听到的,这一日码头上没有新的商船要过来,活计也能轻省许多,周长宁便特意挑了这一日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