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没有进项,一家人也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更何况,还有各个节日的节礼等福利待遇,可以说,这个“公务员”的岗位,对于来自现代的周长宁来说,依旧很香!
作者有话说:
前阵子生病了,十月底才刚刚出院,跟大家道个歉,没有写请假条,也说明一下,本书慢慢恢复更新了!
第八十三章
周长宁忙着熟悉他的工作时, 周大新等人也并未闲着,他们一个个都还正值壮年,总不至于现在就像个混吃等死的废物一样待在家里吧。
周大新擅长与人打交道, 这些日子没少在附近的茶楼混迹, 他们家也只有长宁一个九品小官,可是得罪不起那些个大人物的,所以, 摸清楚附近居住着的邻居家的情况, 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周大新还按着老爷子的叮嘱,跟新认识的一个朋友打听了一番附近的三家私塾,一家人晚饭后坐在一起商量过后, 决定送周长平去方举人开设的私塾读书。
方举人已过不惑之年, 虽有举人的功名,按理说可以在朝中谋个官职,只是,朝堂上的官职素来是“狼多肉少”的状态,不乏有勋贵人家子弟读不进去书便盯上了这些可以操作的职位。
因此, 方举人考中已经有近七年时间了, 却还是没能找到门路,渐渐地,也就歇了往朝堂上钻的心思,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书大业中。
还别说, 对于附近这一带以七八品小官居多的人家来说,自家孩子能有一位举人当老师, 已经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了, 进士出身的老师, 谁不想要?可也得能找到才行啊!
而对周家人来说,那就更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了,他们一家子,对于读书人那可都是格外尊敬的,在家里不止一次地叮嘱周长平,一定要好好读书,读出个名堂来,切莫心思浮躁!
周长平无疑是个懂事的孩子,尽管偶尔也有些调皮之举,但那也只是由于孩童的天性罢了,家人对他的期望,虽然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压力,但更多的,则是动力。
他入学的同时,周二柱和周三全也将自己读书的事情提上了日程,正所谓读书使人明理,他们已经这个年纪了,就算无法去考科举,就算无法像长宁说得那样、寻找合适的机会谋个一官半职,但多读书,总归是不会有错的。
最起码,这条街上的邻居听说皆是耕读人家出身,他们老周家夹在其中,也不能过于格格不入了是吧。
说来惭愧,周二柱自诩对孩童时期短暂的那一段读书时光印象深刻,可是,当周长平用的书籍真真切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