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突厥族原本的风俗很淳厚,大可汗的可汗令也不多,不过是征税、下军令、分配物质、设立部族可汗和护叶、特勒等行政官职而已,可以说,突厥的政令简单而疏略。颉利对这种散沙似的管理方式很不满,觉得显不出他的能耐,也显不出他大可汗的威风。每每想起中原皇帝的那种威严,他就觉得,自己这个可汗当的太没面子。
为了改变这些,颉利重用了一个叫赵德言的汉人,让他依照汉人的习惯,为他加强大可汗的权力。赵德言此人原在幽州,是个县城里不得志的小官吏,突厥入侵破城,他惧怕朝廷的处罚,就跟着突厥人到了草原。如此小人,一朝得到颉利的信任,顿时变成恃势欺人的恶奴,运用颉利给他的各项专权,大肆地改变突厥人旧有的风俗习惯,并给颉利设计了一整套仿隋朝的政令,并说什么令不出一人,事无巨细,必须得到颉利的认同,盖上他为颉利设计大大可汗玉玺,下面的人才能施行。
突然变得繁琐的政令,和一条条苛刻的可汗令,不仅让百姓们大为不满,也让突厥王庭里的那些官员们不满。而颉利并不在乎这些,他享受着大权在握的感觉,又听了义城可敦的建议,用隋人联络上大量的各地胡族人,和他们做生意,而他身边的突厥部族人们,因为不能为他带来更多的财宝金银,而被他逐渐疏远。
颉利并没有注意到政策上的失误,他一边沉浸在胡人为他带来的大量财富上,一边沉溺在权力欲望中。有了赵德言的进言,加上对中原文明的向往,颉利又在定襄城里大兴土木,大肆挥霍着钱财,感觉钱不够用,就向突厥各部族征收重税,由此上下离心,怨声载道。
颉利却并不知危险临头,武德九年的冬天,北方草原异常寒冷,大雪连续下了十数天之久,掩埋了很多牧民的帐篷,牲畜也冻死大半。粮食越发紧张,甚至连烧火的木炭,也到了紧缩的地步。连年的征战,连年的饥荒,突厥部族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饥寒交迫。可颉利不管这些,对于那些胆敢不听他的汗令,拒不上缴高额赋税的部族,他采取了征讨手段,而对那些在征讨中打了败仗的部族头领,也严加申斥,甚至鞭打。这更引发了多部落的持续反叛,颉利的亲属精兵也在征讨中消耗甚大,突厥人的势力渐渐地弱了下去。
草原内乱的隐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堆积而起,颉利却还不自知,处在迎娶大唐公主,开启新生活的梦想之中。他丝毫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和亲,将成为压垮突厥这头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时,接到执失思力的信,他思考了一阵后,觉得,在城外设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