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晚,又叫周大娘上门打扰了一气,自然困得紧。而沈曼柔虽没睡多少时候,却是精神得很,也瞧不出半分哀怨的样子。
苏一抽衣襟下掖着的帕子擦哈欠带出来的眼泪,与她说闲话,“你若真下定了决心要离,他周安良又不放人,没有法子,便找你爹娘去。往前他们是不乐意要这亲家,与你生分。可这会儿你算是回头了,他们不会不管你。就与他们说明了,是要和离,不是要仗着他们在婆家拿地位。你爹但凡派些个人到周家门上,这事儿也就成了。而且没有后顾,他周安良不敢找你后章儿。这事上你若指望我,真指望不上。我是你什么人?能上门给你讨公道么?”
自然是不能的,沈曼柔明白这道理,却也仍是摇头,“我不回去,便这么捱着吧,总有结果的一天。”
苏一没料到她也是犟性子,问她为什么呢,“横竖都是你亲爹亲娘,还有什么好拉不下脸的?”
沈曼柔把脸转向一边,“他们都巴望着我过得差,巴望我和离了灰溜溜回去。我在陶家铺子卖首饰,他们不知道?便是不知道我与周家内里关系处得极差,单瞧着我抛头露面,可有一点心疼女儿的意思?”
人说旁观者清,实则旁观者不理会当事人的心情罢了。许多事情应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苏一并不做过多干涉。她能帮沈曼柔的也不多,不过是给她个地方住着,早起晚睡梳洗的几桶清水罢了。再有的,周家人若上门生烦,她能帮她挡一挡。
两人搁下这话不提,自到铺子上洒扫开始干活。一日之计在于晨,听着绿桂皮的脆鸣,睡得再是不好也得打起精神来了。
铺子上若没生意,沈曼柔便落闲,只坐去苏一小桌边瞧她打首饰。她看了这么数几个月下来,对这事儿也不烦腻。她说要跟苏一学手艺,承她的衣钵的话,倒也不假。又说昨晚两人说了要探陶师傅口风来着,但这会儿瞧着他优哉游哉地吃早茶,话便一时也不知从哪里问起,也就暂时掖着罢了。
还没掖多少时候呢,陶小祝来了。这是他家的铺子,他又是打小长在这铺子里,自然不拘着,只管到交椅上坐下。也不知来干什么的,只是坐着不走,打直了眼瞧铺子门前三两过去的人群。
倒是陶师傅先耐不住,拍高几冲他吼:“滚犊子!这店面子没你的位置,别在这里穷晃悠!”
陶小祝不气不恼,姿势目光不变,幽幽道:“我也不稀罕这铺子,只要你一句话。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不去你这道儿,我怎么娶人家?”
苏一和沈曼柔听出来了,陶小祝这是来铺子里缠陶师傅应婚事的。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