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却焦头烂额。
不知道谁,把宁嫔的那个族兄拿了天津卫船坞银子的事给捅了出来。那银子去了哪里,还是他一手操办的,可在朝堂之上,他怎么能说是自己拿了。可宁嫔那族兄到底是没有做过高官,根本不是谢时等老狐狸的对手,几句话问下去,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只知道向他求助。
庆云伯趁机踩他,让人误会这银子是他拿了,他向皇上求助是仗着他是宁嫔的族兄,让皇上网开一面。
有个这样的族兄,宁嫔怎么能母仪天下?
皇上头痛的很。
往常这个时候,陈珞总是维护他,孩子气的闹一闹也就过去了。可如今,陈珞站在旁边,一副万事与他不相干的样子,就是找个劝架的人都找不到了。
他有点后悔把陈珞拖下水了。
但后悔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了,唯有一门心思往前走。
他装着不舒服下了朝,下朝之后就把庆云伯叫到上书房,开门见山地问他想做什么。
庆云伯也推脱,直问皇上想干什么。
第二百二十六章 相携
皇上想做什么,朝堂上有见识的人都猜出了几分,可当初设了内阁,设了大学士,就是叫拦着皇上不要乱来,几位阁老怎么可能让皇上废嫡长而立幼子呢?
看那三皇子和五皇子,皇上刚给封了爵,朝堂上的几位大人就都催着三皇子和五皇子就藩,皇上不过是犹豫了片刻,言官们的折子就像雪片似的飞进了宫。
他真正的心意哪里就能说出口?
庆云伯和皇上还没有到刀兵相见的时候,有些大面就得顾着,自然不能把皇上逼得太紧。要是紧逼了,让皇上不管不顾起来,非要立七皇子为太子,阁老们人肯定会要“嫡长”,二皇子虽是嫡,却不是长,上面还有个成年的大皇子,吃亏的总归是他们薄家。
皇上不说话,庆云伯也没有说话。
可两个人这样不说话也是不行的,难道一个做臣子的还指望着皇上服软不成。
但庆云伯也不准备惯着皇上了。他道:“四皇子年纪也不小了,五皇子都封了爵,过了年就要启程去封地了,四皇子比五皇子还年长,是不是也应该早点封了爵去封地?”
这样一来,京城里能继位的皇子就剩大皇子、二皇子和七皇子了。
大皇子早已称病,角逐太子的也就是二皇子和七皇子了。
也好!
皇上觉得此事一个一个的解决也行。
他点了头,道:“那就开了春,让他和老三、老五一道启程吧。”
至于到哪里就藩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