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晨,在江又桃她们开始一个学期的新客时,一队由军人装扮成的考察队进入了豫南省寻安县的一个小乡镇里。
跟当地的官员们扯了两天的皮以后,一行人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寻安县抚平镇红江公社黄徐村。
黄徐村的大队长跟村支书知道有考察队来他们村里后,连忙出来迎接。
一行人往大队长家走,路过徐艾欣家,带头的军人问:“这家这颗果树长得好。”
徐艾欣家门口有一颗柿子树,这会儿青色的果实沉甸甸的挂满了枝头。
大队长连忙道:“这是我们老徐家,这颗果树是他们家大姑娘小时候种的,得有十来年了,她侍弄得好,我们村就数她家的柿子树长得好。”
大队长边上的妇女主任也道:“她家大闺女还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呢。那孩子学习好又有出息,这才走没几天,我们都想她了。”
“她是首都大的学生。”妇女主任有点自豪。
这段时间她们出门,谁不在打听徐艾欣的事儿啊?就连公社的那些领导干部提起徐艾欣,都赞誉有加呢。
几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军人互相对视一眼。齐刷刷地朝徐家看去。
“首都大啊,这是个好学校,你们村这个同学真厉害,一般人还考不上这个大学呢。”
“那是呗。”大队长也很得意。
话匣子一打开,就有点收不住了。
几句话的功夫,科考队队员们就把徐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
徐家正打算嫁二女儿呢,还是嫁到镇上去,对方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有城市户口啊!
而且男方还是家里的独子,男方那边说了,徐家二女儿徐爱玉一嫁过去,就能当家。
一嫁过去就当家啊,这是多少大姑娘求不得的事儿啊!
这会儿黄徐村里,谁不在夸徐爱玉好命啊?
科考队在大队长家的厢房住下,夜深人静,两个军人从大队长家出来,直奔徐家。
经过一番侦察后,其中一个来到猪圈改成的柴火棚面前,打开了紧锁着的门。
他悄无声息地走进去。
在柴火棚的最里面,有一个一米左右的铺着麦秸秆的空地,一个女孩子被绑了手脚封了嘴躺在上面。
她蜷缩着身体贴着墙,听到有动静她艰难地挪动着身子要转过来。
这名军人立马走上去扶起她,掏出证件对着她,然后低声解释:“我是华夏人民解放军,你可以完全信任我。”
“现在我给你解开手脚,扯掉棉布,你不要喊,不要叫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